文化生活 #49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咖啡

咖啡生活市集

撰文及图片: 陈杰

把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对威士忌的浪漫迷思,大胆套用于咖啡,一样说得通:「非常简单,非常亲密,非常正确。」(《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前言)

咖啡当然不会说话,却能够成为某种俗定俗成的文化与默契,并且愈趋强大。 美国咖啡豆烤焙师 Trish Rothgeb 早于2002年撰文把这现象形容作咖啡浪潮(coffee wave),上世纪揭开序幕,现在巳经迎来第四波:第一代发生于1940至1960年,二战前后,即溶咖啡崛起,把这饮品发展成商品,带进平民日常。 及后60年代至千禧前夕,各地连锁咖啡店纷纷冒起,义式咖啡大流行,标志优皮生活品味,咖啡店开始着重室内设计及气氛营造,是为第二代。

现在我们身在其中的,是2000年开始发酵的第三代浪潮,强调豆子产地,认真研究烘焙及冲煮方式,进一步迈向专业,咖啡「精品」化,同时关注公平贸易、有机栽培、雨林生态等大世界议题。

那末,紧接而来的第四代,会是怎样? 不少专家预测那将是全民咖啡的年代,在家自己烤焙豆子,练习冲煮的人愈来愈多,而生产者、烤焙商、咖啡师与客人之间的关係亦更为紧密。

不容忽略的 ,是人们将会追求咖啡「体验」,超越味道、技术和知识层面,关乎人与人的交流,每杯咖啡可以传播想法,甚至影响社会。

比方说,这两年深受文艺青年喜爱的京都咖啡店Wife&Husband,破格地提供租借餐具及桌椅服务,让你外卖一壶热咖啡,到附近鸭川河畔野餐,以优雅方式推广慢生活。

香港咖啡店也不遑多让,不再独沽一味,纷纷展示共用空间的可能。单计上环社区,例子巳多不胜数。

Coffee & Laundry把店一分为二,右面是自助洗衣店,左面冲咖啡,风马牛不相及,却让等待的人变得自在。

把店一分为二,右面是自助洗衣店,左面冲咖啡,风马牛不相及,却让等待的人变得自在。

又例如从事品牌创意策略的Loftwork,其设计的共用工作空间MTRL,特地加入咖啡角,不纯粹为了帅气,同时提供放鬆场地,让不同界别的人交汇。 就连太平山街的「见山书店」,也要把阁楼闢成类似咖啡座,因为书海再吸引,也许还不及一杯咖啡,叫人禁不住坐下,把书再读一遍。

走出室外,咖啡亦可以是市集主题:伦敦咖啡节已经举办了八年,每年吸引超过20,000人次参与,是年度盛事,四年前更蔓延至纽约、米兰、阿姆斯特丹等城市;近一点的东京,近年的季度咖啡市集办得有声有色,把各县咖啡单位聚集,是咖啡人列入清单的游点。

回到香港,今年春天PMQ元创方首次举办Coffee Agenda咖啡生活市集,让香港及亚洲地区的咖啡职人分享经验。现在来到第二回合,初心不变,继续透过咖啡传达态度。

可见未来,咖啡依然足以牵动全世界经济、文化及无数人的生活,因它既是每日必须,是一个放鬆媒介,也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说清,却叫人心甘情愿地迷下去的瘾。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