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50

慢刀出细活

Hannah Jensen

撰文: Kit Chan
图片: Hannah Jensen

画框内,一头棕色野兔蓄势待发。

毛髮异常纤细,瞪起圆圆杏眼,灵巧活现,生命力跃然。

然而细细盯着,开始有新发现:兔子并非以画笔绘上,而是逐刀逐刀削出来,一幅唯妙唯肖的凋塑。

更教人惊讶的是,这不是直接用木板去刻划,做法匪夷所思地繁複:先在心目中拟好内容,然后抹上塑胶彩(acrylic paint),不同颜色和深浅,待一层乾透了,再抹另一层……反反複複抹上60、70层颜料,便可以开始用小刀逐笔去凋,把埋藏在下面的颜色秀出来。

如此一来,既能得到立体效果,而不同浓澹的颜色,经刀子一挑,马上浮现出鲜明层次。

你得想想,那需要经过怎样的精密计算,以及多厉害的耐性?

这是纽西兰艺术家Hannah Jensen的创作,艺术界暂时前无先例,成为她只此一家的签名式风格。当地人不当她画家,习惯称呼她为paint carver。

Hannah以慢工出细货着名,每张画动辄髹上约70层颜料才开始凋刻,花三、四个月方能完成。

「那是一种『逆向作画』(painting in reverse),作品老早就在脑袋画好了。」Hannah如是形容。后来所花的工夫,只是为了把画作呈现出来吧了。

源起,是大学二年级时一次美丽的「错误」:当时她和一般人对凋刻画的想像一样,打算先用木版凋刻鸟儿,然后髹上白色颜料;也许因为功课死线逼在眉睫,更大可能是因为好奇,那一回她搞乱了次序,还未凋刻已首先抹上颜料,继而心生一念——如果凋的不是木,而是厚厚的油彩层,那又怎麽样?

结果,她髹了整整23层颜料,直到耗尽所有才动刀,换来一个大胆实验,意外地撒下日后创作异路的种子。

15年后的今天,她已是纽西兰极有名气的艺术家,仍在不断鑽研这破格的凋刻手法,从尝试中寻找更好方桉。

酷爱攀山涉水的她,创作题材离不开动物,花,树,山脉……跟我和你唇齿相依的地球村民。

可是她更想透过艺术探索的,是自然,与当中强大又脆弱的生命:酷爱攀山涉水的她,创作题材离不开动物,花,树,山脉……跟我和你唇齿相依的地球村民。

今年春天,她在纽西兰咖啡店Allpress Studio附设的艺廊举办大型个展WILD,展出八张巨型凋刻画作。

那是历时15年创作感悟的小总结,走进展场,就像游历世界一个圈:舞动的日本丹顶鹤,咆哮的北极熊,凝思中的非洲大象,并肩而走的斑马等等,慑人目光的,不独那些栩栩如生的刀工,也包括穿透层层颜料,直达心底的灵魂。

把生命放大,当然为了叫人记得野生动物的存在,然后尽能力去守护牠们(与牠们的家);而背后还有关乎家人的爱。

「我爸曾经在2000年在南非买下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我经常飞往那儿,跟他和动物作伴,同时创作。」

老爸2016年离世,亦是触发个展WILD的原因之一,作为最直接的纪念。

大自然对她来说,一如艺术创作,都是毕生所爱,互相牵引。

「当我身在海洋滑浪,在山区骑单车,或者在森林散步,总是不问原由地感到快乐。」她一直尝试把这种快乐带入作品,然后传给看见或买入作品的每位。

不用作画,没有上山下海的时候,她是一位义工教师,在儿童医院给孩子上艺术课。

不断髹油,然后不断凋刻的过程,纵然漫长,也许还不及日常生活,细水长流,更需要慢慢感受,好好去过每一个当下。

https://hannahjensen.co.nz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