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及圖片: 陳傑
把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對威士忌的浪漫迷思,大膽套用於咖啡,一樣說得通:「非常簡單,非常親密,非常正確。」(《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前言)
咖啡當然不會說話,卻能夠成為某種俗定俗成的文化與默契,並且愈趨強大。 美國咖啡豆烤焙師 Trish Rothgeb 早於2002年撰文把這現象形容作咖啡浪潮(coffee wave),上世紀揭開序幕,現在巳經迎來第四波:第一代發生於1940至1960年,二戰前後,即溶咖啡崛起,把這飲品發展成商品,帶進平民日常。 及後60年代至千禧前夕,各地連鎖咖啡店紛紛冒起,義式咖啡大流行,標誌優皮生活品味,咖啡店開始著重室內設計及氣氛營造,是為第二代。
現在我們身在其中的,是2000年開始發酵的第三代浪潮,強調豆子產地,認真研究烘焙及沖煮方式,進一步邁向專業,咖啡「精品」化,同時關注公平貿易、有機栽培、雨林生態等大世界議題。
那末,緊接而來的第四代,會是怎樣? 不少專家預測那將是全民咖啡的年代,在家自己烤焙豆子,練習沖煮的人愈來愈多,而生產者、烤焙商、咖啡師與客人之間的關係亦更為緊密。
不容忽略的 ,是人們將會追求咖啡「體驗」,超越味道、技術和知識層面,關乎人與人的交流,每杯咖啡可以傳播想法,甚至影響社會。
比方說,這兩年深受文藝青年喜愛的京都咖啡店Wife&Husband,破格地提供租借餐具及桌椅服務,讓你外賣一壺熱咖啡,到附近鴨川河畔野餐,以優雅方式推廣慢生活。
香港咖啡店也不遑多讓,不再獨沽一味,紛紛展示共用空間的可能。單計上環社區,例子巳多不勝數。
Coffee & Laundry把店一分為二,右面是自助洗衣店,左面沖咖啡,風馬牛不相及,卻讓等待的人變得自在。
把店一分為二,右面是自助洗衣店,左面沖咖啡,風馬牛不相及,卻讓等待的人變得自在。
又例如從事品牌創意策略的Loftwork,其設計的共用工作空間MTRL,特地加入咖啡角,不純粹為了帥氣,同時提供放鬆場地,讓不同界別的人交匯。 就連太平山街的「見山書店」,也要把閣樓闢成類似咖啡座,因為書海再吸引,也許還不及一杯咖啡,叫人禁不住坐下,把書再讀一遍。
走出室外,咖啡亦可以是市集主題:倫敦咖啡節已經舉辦了八年,每年吸引超過20,000人次參與,是年度盛事,四年前更蔓延至紐約、米蘭、阿姆斯特丹等城市;近一點的東京,近年的季度咖啡市集辦得有聲有色,把各縣咖啡單位聚集,是咖啡人列入清單的遊點。
回到香港,今年春天PMQ元創方首次舉辦Coffee Agenda咖啡生活市集,讓香港及亞洲地區的咖啡職人分享經驗。現在來到第二回合,初心不變,繼續透過咖啡傳達態度。
可見未來,咖啡依然足以牽動全世界經濟、文化及無數人的生活,因它既是每日必須,是一個放鬆媒介,也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說清,卻叫人心甘情願地迷下去的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