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Q曾為已婚警察宿舍(Police Married Quarters),是香港特區政府於2009年提出的活化項目。該址擁有超過一百年歷史,最初為「中央書院」的校舍,其後改建成第一所員佐級警員的已婚警察宿舍,現已成為香港的創意設計地標。
元創方的歷史由中央書院於1862年建校開始,是香港第一所為公眾提供高小和中學程度的西式教育官立學校。中央書院的舊校舍位於荷李活道以北的歌賦街,1889年,書院易名為維多利亞書院,並遷往鴨巴甸街及荷李活道交界—亦即元創方的現址。1894年,中央書院最後改名為皇仁書院。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嚴重破壞並被拆除,其後於1951年改建為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
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是香港首個為華籍已婚員佐級警員提供的住所,提供了140個一房及28個兩房的單位,為鄰近的中環警署的員佐級警員及其家眷提供方便的住所。宿舍自2000年起空置。
在2009年10月,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被納入《施政報告》中,亦是發展局轄下八個「保育中環」項目的其中一項。在2010年11月 ,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獲得這個活化項目,並得到香港設計中心、香港理工大學和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支持,把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共同活化成「元創方」。「元創方」就是在一片尋找專注發展香港創意工業地方的渴望和訴求中成立。現今「元創方」為香港創意文化發展中帶來一股活力,並建立一個為創意、設計和歷史愛好者而設的創新平台。
中央書院成立,地點位於歌賦街。
國父孫中山曾在此就讀。
中央書院遷往荷李活道,改名為維多利亞書院。
書院最後改名為皇仁書院。
日治期間,書院被逼停辦並被日軍佔領,校舍成為日軍騎兵部隊司令部,其後遭戰火嚴重破壞。
皇仁書院搬至堅尼地道的臨時校舍。
校舍全面拆卸,並改建為已婚警察宿舍。
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建成。
宿舍其中一個建築物曾為荷李活道警察子弟學校,後被改為中區少年警訊會所。
宿舍居民全數搬出。
古物古蹟辦事處進行數次勘測,並在該址範圍和周圍發現中央書院遺跡。
政府宣佈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用地從政府勾地表中剔出。
古物古蹟辦事處將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評級為三級歷史建築。
發展局局長公布,將由同心教育文化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同心基金」) 牽頭,聯同香港設計中心、香港理工大學和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負責活化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成為標誌性的創意中心,名為「PMQ元創方」。
建築署監督下,活化工程展開。
「元創方」開始運作。
特別鳴謝以下機構(按英文名稱排序)提供及允許使用以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