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创领域 #18

家传滋味

欧阳应霁/ 味道图书馆

撰文 Kit Chan
翻译 V_P
图片 Kit Chan

想象这样的日常:早餐是粤菜粥点,午餐吃印度尼西亚小炒,晚上轮到福建面线,宵夜接力是上海小吃……舌尖南来北往,游历各地。

那是欧阳应霁(阿斋)的童年印象。今天的他对味道敏感,是因时制宜的家族遗传:外公祖籍金门,印度尼西亚出生,后来到上海念大学和工作,之后东渡日本做生意,并住过厦门,最后因乱世南来香港定居。

外公是海派贵公子,家中一直有广东佣人烧菜做饭,丰富多样的生活背景,如实带到餐桌上,菜式听起来入化出神。

「有一味咸鱼咖喱,两种味道极浓的食物撞在一块,既鲜且辣,想起也刺激。」阿斋同时难忘鸡屁股:「外公最爱,一碟二十几块,放豉油、糖、香料等爆炒至鸡油跑出来;通常我没多吃的份儿,不因为好肥好邪恶,而是家人抢着吃光!」

那些年他们无论住大屋或小宅,厨房永恒地热闹,猪肠粉西多士罗宋汤芝麻糊……统统自己做;沙嗲烤肉串指定用炭炉,酱汁自家调校。「好疯狂,烤至地板阶砖都裂开。」

爱吃源自外公出身,懂吃,同样因为其身教:每星期拖着未满十岁的阿斋上西式餐馆,学习用餐礼仪及点菜技巧,育成挑吃的嘴巴。

中学大旅行,人家吃罐头,他安排组员动手煮,并且用即摘郊外油菜,真正farm to table;念大学时经常独自往外面吃饭,由贵价食肆到平民大排档,不为刻意离群;「我是完全看不起学校饭堂做的菜。」

踏入二十岁,随着外公、老佣人相继离世,「风光」开始不再;但对味道的执着与追求,已经植入血管──而后来食物更意外地替他打开另一片创作天地。

那是2003年的事。当时正式推出第一本食谱《半饱》,契机是一场可怕疫症:「沙士爆发,不能到处飞,困在家中不甘寂寞,于是想:不如写本食谱,把旅行时吃过的东西做出来?」

他依然记得,写书期间到中环麦奀记,发觉只得两台客人,当下深深震撼:常伴左右的食物,有天可会突然消失? 这份危机感,促使他及后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撰写《香港味道》系列,把140种传统地道的本地菜式,进行采访并记录;轻松笔调背后,是一份延续传承的使命。

「总得有人仔细记录食物的正规做法。」阿斋这么认为:「这个系列,爱恨交缠……我当为香港一次过『还债』,做了该做的事。」

近年他将眼光再收窄一点,消失在民间的,还包括隐在每家每户、那些看似平凡实则精彩的家传菜式;里面除了味道,还有更多内涵:可能是跨越几代人的生活淬炼,可能是某个家乡派别的历史文化,也可能是简简单单,盛载着对亲人的关爱。

「五年前妈妈过身之前,我特地要求她拿起纸笔,凭记忆将外公年代的菜谱写下来,好好收藏。」

可是他依然觉得,这样不够及时──好应该趁着长辈仍然身壮力健,还会入厨做菜的当下,着手去做。

他负责策展的「味道图书馆」,今年因此举行征集家传食谱的活动,呼吁人们把家中长辈的拿手菜写下,或者拍照及录像,跟陌生人分享。

最理想不是抄抄写写,而是直接与家人一起把菜式做一遍;「这收集的过程很有意思,为自己家族去做,已够值得。」

收到食谱后,他会先整理归类,日后安排煮食活动,比如邀请几个家庭来做炒米粉,彼此做法同中有异,顺道交流一下。

而活动发生之前,阿斋会先把妈妈写下的食谱翻出来,试做一两味菜,坐上时光机,回到一家团圆,同台食饭的快乐。

地址:味道图书馆, H504, 5/F, Hollywood, PMQ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