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創領域 #18

家傳滋味

歐陽應霽 / 味道圖書館

撰文 Kit Chan
翻譯 V_P
圖片 Kit Chan

想像這樣的日常:早餐是粵菜粥點,午餐吃印尼小炒,晚上輪到福建麵線,宵夜接力是上海小吃……舌尖南來北往,遊歷各地。

那是歐陽應霽(阿齋)的童年印象。今天的他對味道敏感,是因時制宜的家族遺傳:外公祖籍金門,印尼出生,後來到上海唸大學和工作,之後東渡日本做生意,並住過廈門,最後因亂世南來香港定居。

外公是海派貴公子,家中一直有廣東傭人燒菜做飯,豐富多樣的生活背景,如實帶到餐桌上,菜式聽起來入化出神。

「有一味鹹魚咖喱,兩種味道極濃的食物撞在一塊,既鮮且辣,想起也刺激。」阿齋同時難忘雞屁股:「外公最愛,一碟二十幾塊,放豉油、糖、香料等爆炒至雞油跑出來;通常我沒多吃的份兒,不因為好肥好邪惡,而是家人搶著吃光!」

那些年他們無論住大屋或小宅,廚房永恆地熱鬧,豬腸粉西多士羅宋湯芝麻糊……統統自己做;沙嗲烤肉串指定用炭爐,醬汁自家調校。「好瘋狂,烤至地板階磚都裂開。」

愛吃源自外公出身,懂吃,同樣因為其身教:每星期拖著未滿十歲的阿齋上西式餐館,學習用餐禮儀及點菜技巧,育成挑吃的嘴巴。

中學大旅行,人家吃罐頭,他安排組員動手煮,並且用即摘郊外油菜,真正farm to table;唸大學時經常獨自往外面吃飯,由貴價食肆到平民大排檔,不為刻意離群;「我是完全看不起學校飯堂做的菜。」

踏入二十歲,隨著外公、老傭人相繼離世,「風光」開始不再;但對味道的執著與追求,已經植入血管──而後來食物更意外地替他打開另一片創作天地。

那是2003年的事。當時正式推出第一本食譜《半飽》,契機是一場可怕疫症:「沙士爆發,不能到處飛,困在家中不甘寂寞,於是想:不如寫本食譜,把旅行時吃過的東西做出來?」

他依然記得,寫書期間到中環麥奀記,發覺只得兩檯客人,當下深深震撼:常伴左右的食物,有天可會突然消失?

這份危機感,促使他及後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撰寫《香港味道》系列,把140種傳統地道的本地菜式,進行採訪並記錄;輕鬆筆調背後,是一份延續傳承的使命。

「總得有人仔細記錄食物的正規做法。」阿齋這麼認為:「這個系列,愛恨交纏……我當為香港一次過『還債』,做了該做的事。」

近年他將眼光再收窄一點,消失在民間的,還包括隱在每家每戶、那些看似平凡實則精彩的家傳菜式;裡面除了味道,還有更多內涵:可能是跨越幾代人的生活淬煉,可能是某個家鄉派別的歷史文化,也可能是簡簡單單,盛載著對親人的關愛。

「五年前媽媽過身之前,我特地要求她拿起紙筆,憑記憶將外公年代的菜譜寫下來,好好收藏。」

可是他依然覺得,這樣不夠及時──好應該趁著長輩仍然身壯力健,還會入廚做菜的當下,著手去做。

他負責策展的「味道圖書館」,今年因此舉行徵集家傳食譜的活動,呼籲人們把家中長輩的拿手菜寫下,或者拍照及錄影,跟陌生人分享。

最理想不是抄抄寫寫,而是直接與家人一起把菜式做一遍;「這收集的過程很有意思,為自己家族去做,已夠值得。」

收到食譜後,他會先整理歸類,日後安排煮食活動,比如邀請幾個家庭來做炒米粉,彼此做法同中有異,順道交流一下。

而活動發生之前,阿齋會先把媽媽寫下的食譜翻出來,試做一兩味菜,坐上時光機,回到一家團圓,同檯食飯的快樂。

地址:味道圖書館, H504, 5/F, Hollywood, PMQ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