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25

林断山明

魏德龙

撰文 Kit Chan
翻译 v_P
图片 Kit Chan

Dixon(魏德龙)难忘四年前那暑假,刚应付完噩梦般的DSE(中学文凭试),转眼迎来另一场考试:「师傅叫我坐下,给我一只碟:你车条边出来再讲。」

「车边」,画瓷行业用语,即捧着碟子,用毛笔徒手绘出装饰围碟的一圈花边。

那年他十六岁。酷爱绘画的他,一股劲想要学习广彩(广州织金彩瓷),于是找上最著名的粤东磁厂— 一九二八年创办,香港第一家广彩瓷器厂,亦是现存最后一家;历任港督、五星酒店及各地名门贵族都是顾客,曾经光芒闪烁。

其时Dixon画了第一条,不成样子,抹掉再画过;一位师傅瞄了几眼:「想学,随时上来就成。」

那是谭志雄师傅,在粤东画瓷四十六年,亦是这儿唯一一个懂得制作全手绘​​广彩的匠师。

自此Dixon成为学徒,每星期至少一天到瓷厂学习,站在背后仔细观摩;谭师傅也会给予功课,交回后品评并修正。

这几年上门学艺的不独Dixon,但他是最有恒心的一个。四年过去,他由中三学生成为大学设计系一年级生;除了玫瑰(广彩常见题材,外国人称为Rose in M​​edallion)、斗鸡、飞龙、卷云等,也为广彩注入香港文化符号,公屋图则、中银大厦、太平清醮,并参考旧照重绘维多利亚城。

而颜色只用蓝与红,衬上白胎瓷,便成咱们亲切的红白蓝。

这些姿态破格的作品,曾经在推广民间工艺的小店土壤文创(SOIL)展出,以学徒的角度,尝试为广彩推开另一扇门。

学艺的意外收获,还包括亲身体验失落巳久的师徒关系:除了画瓷,还得搬搬抬抬、跑东跑西,陪师傅抽烟散步……Dixon觉得这很正常,因为对方也是不问回报地倾囊相授。

「师傅已算温和了,大学里的教授说话更苛刻。」他吃吃大笑:「至少不会叫我放弃,『算吧啦你』!」

他也着实较前人幸福。 「以前学广彩好难,老师傅好猜忌,你凑近去看,马上放低支笔。」谭师傅忆述。

Dixon甚至有机会试用珍贵的「瓷黑」:一种细致的黑色颜料,现已停产,粤东只剩小小的半瓶,唯独谭师傅才有资格去用。

「那相等于0.05笔针,能画出最幼细的线。」Dixon双眼闪光似地:「师傅不想我画『行货』,坚持要我由勾线学起。」

然而谭师傅也有他的严厉:Dixon四年来的传统广彩习作,暂时没一件合格,不得入炉烧制。 「练习不准留起来……得统统抹掉,而且要我亲手抹,救命!」

严苛,不为追求技艺上的绝对完美,因为广彩之神韵,在于那若隐若现的细微偏差;而那不属瑕疵,而是灵气活现的「风」:「无风,画出来一式一样,那倒不如直接印上去好了。」这是谭师傅的哲学。

年龄相距半世纪的二人,因为碗碟,有了共同话题;Dixon给自己的画瓷人身份,起了别号「林断山明」,概念出自苏轼词作《鹧鸪天》:树林断绝处,山峦乍现。

那本来是考公开试时的自我激励,套用于拜师学艺,意外地吻合。

「人人都说广彩是硕果仅存、夕阳工业、后继无人……好闷!」二十岁小伙子,白旗不轻言张开:「谁肯定不会找到出路?师傅肯教,我哪有理由不学。」

他也渐渐踏出一​​条路— 四年前初来拜师,获安排坐在楼梯走廊;今年终于进入工场,有正式座位,茫茫瓷海中,亮一盏灯,托稳手肘,细细地画。

地址:土壤文创, S307, 3/F, Staunton, PMQ

林断山明:www.facebook.com/grovestudiohk

粤东磁厂:www.facebook.com/yuettungchinaworks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