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86

香港设计师的地铺梦 commaa & HINT.

吴镇麟 & 陈丞轩

凌梓鎏
图片:凌梓鎏 & 受访者

若细心留意,这些年香港零星地有设计师主理的地铺出现,做选物店的,有上环「Objective」(已结业)丶深水埗「MIDWAY」和早前租约期满的西营盘「HINT.」。室内设计师丶HINT.店主Keith(陈丞轩)预告,即将搬往更大的新址再开店。他还大赞,建筑师好友Otto(吴镇麟)开设的上环地铺咖啡店「commaa」是个好地方。

LAAB联合创办人Otto(吴镇麟)。

Otto联合创办的公司「LAAB」做很多大型建筑设计项目,Keith笑:「LAAB对於後辈设计师是偶像级公司,我有位刚毕业的同事想像Otto很高不可攀,去过commaa与他聊天後,发现没那回事,哈哈。」在香港,普罗大众因了解有限,亦常以为设计是很离地的事。Otto和Keith开地铺的主因,就是想拉近设计与大众的距离,也让设计同行多聚脚交流。

在办公室辟出咖啡艺文空间

开业不到半年的commaa,位於同址的LAAB办公室内,两者名字都有两个「A」字,意指「art」和「architecture」,是LAAB的创意主轴。LAAB的设计范畴众多,包括建筑丶公共艺术丶酒店丶餐厅等,曾参与设计K11 MUSEA商场,尖东星光大道的特色小食亭「海边档」,也是它的作品。

踏进commaa,门口旁陈列了一些书,Otto介绍:「有关於咖啡的丶有关於建筑的,也有关於在commaa举行的活动主题,例如(6至7月时)选物店MIDWAY来办『日本工艺之旅』的pop-up store,我们便放了相关的书。」

书架旁是内置数码系统的餐牌。(图:commaa Instagram )

书架那道墙原来是门,推开便通往LAAB近50人的办公室。Otto解释概念:「办公室是私人空间,而我们用其中一部分做咖啡店,变成公共空间。commaa每天关门後,同事又可用回这个地方,出来吃晚饭。」他笑指LAAB同事们都是爱啡之人,commaa推出的饮品,全经大家试味赞好丶一致通过的。

Otto希望commaa孕育一个文化空间,会定期举办活动和展览,店内有一大幅白墙方便展示展品,灯光还很讲究:「是美术馆级数的,M+博物馆也是用这盏灯。」香港固然有各式博物馆和艺廊,「commaa想更轻松一点,让公众透过喝咖啡,接触多些关於艺术和建筑的事,做到『coffee meets art & architecture 』。」

commaa既是咖啡店,也是展览空间。

选物店MIDWAY曾於commaa办「日本工艺之旅」pop-up store。

为幼稚园生作导赏

commaa在上环普仁街,Otto说附近有不少艺术组织,「有些是LAAB的合作夥伴,他们以及其他设计师,都喜欢来commaa。」业界同行丶坊间文青和街坊是预计中的客群,他倒没料到还有长者捧场。「隔邻是医院,不少覆诊的公公婆婆会来commaa。」他笑言:「他们反映说,这一带其他咖啡店对他们来说『太型』了,不敢进去。commaa大概比较有亲和力吧。」

更喜出望外的是,因为附近有幼稚园,所以妈妈们接放学後也会来commaa,「小朋友便喝喝babyccino。後来我们跟那些家长熟落了,他们与学校讨论有什麽活动可跟commaa合作,於是举办了几次导赏团,带幼稚园生参观LAAB,看看建筑师事务所是怎样的。」一般香港幼童的确对建筑师没概念,commaa反而提供了一扇教育的小窗口。

今年LAAB成立十周年,透过开设commaa更贴近社区。Otto说,多年来公司搬过不同地方,有段时间落户商厦,艺文社区欠奉,与公众接触的机会也归零。香港空间矜贵,地铺比楼上商铺的租金高,Otto觉得LAAB与commaa的现址可遇不可求,位置不在闹市街头,租金还好。「在台湾丶日韩以至欧美等世界各地,设计工作室较多是楼高几层的建筑,可能一层是办公室,另一层是店铺,这种情况并非很特别,只是在香港很少见。」

LAAB曾办导赏团,让幼稚园生参观建筑师的工作环境。

同址的LAAB与commaa有红砖外墙,为街角添特色。

开店是圆梦 也是宣传

室内设计工作室「Hintegro」创办人Keith与Otto一样,指外地不少设计室,在同一屋檐下设有小店。Keith羡慕地说,日本也有很多设计师会独立开设地铺。「当然未必在东京新宿闹市街头,但你去远一点的地方,如八王子丶三鹰便会有。」他有位居日的澳洲建筑师朋友,在东京丰岛区开了地铺咖啡店「MIA MIA」,能与民居社群互动交流。

Keith看在眼里很向往:「我有一个开店的梦,不过在香港很难实行,因为租金贵。你说开选物店,要卖多少只碗才够交租呢?」口里说难,身体却很诚实,Keith还是忍不住一试,自2022年起在西营盘经营HINT.选物店,直到数月前才结业。「因为打算迁往新址。我的工作室原本在沙田,新地点可以将工作室和HINT.放在一起。」

Hintegro创办人Keith(陈丞轩),於HINT.选物店门前。

HINT.之前位处西营盘第二街,附近有住宅和食肆,人流不俗。虽然在室内设计本业以外,再出钱出力开店确实不易,但Keith说从事市场推广工作的女朋友,启发他从另一角度去想:「透过开店,或可让更多人认识我的设计工作室Hintegro,那比起花钱去做一般宣传,其实更好。」HINT.售卖来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生活精品,全由Keith挑选,小店室内设计出自他手笔,这些都反映出他的设计特色与喜好。「我主要做住宅设计项目,平常却很少有机会对外接触公众。客人来HINT.买东西时,反而会因为大家聊天,而发现我做室内设计的,有时会带来新的生意。」

HINT.在西营盘营运两年。

地铺名副其实够「贴地」

走进社区与不同人交流,是Keith开店的重要初心。HINT.除了成为他与设计师朋友的聚脚点,也是他举行活动的小小空间,如办展览和讲座。「我觉得很有意义。例如有场讲座,由我和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对谈。我曾为他的家做室内设计,因而成为朋友。那次对谈讨论到设计丶教育丶小朋友的创意等,有几位观众是做设计师的妈妈,她们又会提出一些教育子女的问题。」

昔日HINT.售卖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图:HINT. Instagram )

HINT.西营盘店内空间。(图:HINT. Instagram )

回想两年间在小店所办的活动,Keith笑:「我愈做愈兴奋!我是一个很喜欢分享的人,所以又会写写专栏,又会在大学教书。」难怪HINT.将在新址再续,他先不透露地点卖关子,但预告空间会比旧店更大。虽然香港设计师开店,始终不普遍,但他说:「希望日後会愈来愈多吧,最好当然是百花齐放。我丶Otto和Pan(室内设计师邓文斌丶选物店MIDWAY主理人)都是朋友,会互相去大家的店,如果有更多设计师能这样聚起来,力量自然会更大。」四字头的Keith,有感自己这年纪是设计界的中生代,「我在年轻後辈和大师级前辈之间,很应该做一个与大众沟通的桥梁,尤其香港人常常误以为设计师很离地。」由设计师主理的地铺,名副其实是个「贴地」交流空间,Keith说:「设计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就算你不是设计师,也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城市。」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