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視野 #51

從時裝設計出發 談生活與工作(IV): 時裝與未來

Lio Yeung

文字:Lio Yeung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畢業已十多年,眼見大部分同期畢業的同學早已轉行,賣基金或者搞網購的都有。當中有些同學在畢業之初曾嘗試開展自己的時裝品牌,但轉眼便退租,重回打工仔行列。

並不是說打工仔不好,而是不禁令人猜想,曾在香港風光一時的時裝設計是否已走進死胡同。

我和Afa Lee、Singchin Lo、Vann Kwok同為School of Design最後一屆合拼為時裝設計的學生。很高興這次訪談讓我有機會再次見到自己欣賞的同學,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持自己所堅持的。

Vivienne Tam、Timmy Yip等人曾在國際打出名堂,然而現在好像已走不出知名設計師。這個問題很大程度歸究於香港的時裝教育,「不少導師只會叫學生到最穩陣的公司儲portfolio,確保他們在畢業後容易找到工作。」阿Sing說,學生亦因此無從跟現職設計師學習,並從中得到啟發,無疑是浪費了實習的意義;而且時尚工業本來就是一個追趕和創造潮流的地方,但如果導師們不了解現時新的品牌,在這種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只會與現實脫軌。

早前,我曾做過數個推廣本地時裝設計師的企劃,可是在數個資料搜集的結果中發現,香港人都不甚認識本地時裝品牌,而且在訪問中他們表示會支持外國名牌,而非本地品牌。在一般人眼中,他們認為本地品牌總是次人一等,而不是單從品質、設計上考量。我想,這個問題可能與港人根深蒂固的崇洋文化有關。

「時裝行業,不只有衫,更是妝、頭、飾品一系列的配套。」Afa坦言,香港依然有著行show的模特兒,但不是像以往的馬詩慧、周汶錡般家傳戶曉的程度。香港不乏人才,但在訓練明星藝人模特兒方面卻落後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日本有專職學校,加以培訓有潛能的青少年,以協助他們日後在藝能界發展;

「訓練生文化」在韓國比比皆是,韓國時尚近十年成為潮流指標,他們自有一套系統,輸出的不僅是韓團或韓劇,更是帶動整個時尚產業。阿Sing補充:「一堆堆帥氣亮麗的韓星穿上韓國時裝設計師的作品行show、出席活動,這些都是無形的推廣。」例如,十六集的《德魯納酒店》裡,女主角IU穿上過過百套的裝扮;去年年尾的話題之作《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女主角徐睿知穿上韓國設計師品牌MINJUKIM的作品。

還記得上一代時裝業的學師制,「學師仔」要跟師傅去了解這個行業,整個過程的要求嚴格,學師仔要捱得住並不容易。當我畢業的時候,正值時裝業最蓬勃的年代,新人的目標是進入大公司或大企業。可是疫情期間,大公司也解僱了不少人。在這個經濟萎縮的時代,毎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平台,相信未來的世界也會是個人化的時代,所謂的me世代。Slashie作為很多年青人嚮往的生活,合作形式由公司為單位,變成人與人之間。正如前文所言,世界總會變,這種斜槓生活或會成為萎縮市場中的一條新出路。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