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视野 #52

为慢而慢,一万针的细活刺绣

Beely Daily

撰文:Kit Chan
图片:Kit Chan & Beely Daily

一件松身罩袍,穿上去有点慵懒,走路有风的模样,轻易演绎出亲和甜美——你未必想像得到,它原本是为硬汉而设计的衣裳,非为装扮而来,跟美丽无关,是名副其实的粗着工衣。

这罩衣叫smock,缝製的工艺统称为皱褶绣(smocking stitch),13、14世纪在英国开始出现,辗转传到欧美,遍地开花。

简单来说,那就是在薄身布料上打褶,缩缝成皱褶,使其富有弹性,褶位一般设于没加钮釦的袖口和后领等,方便伸展;然后还会于胸口、衫领、袖口等位置加上刺绣作点缀。

曾有研究指,绣上的花纹除了装饰,有时候也代表穿衣者的身份,譬如牧羊人是曲柄手杖与羊,而挖墓者会有十字架等,识别阶级。

这衣裳最初在劳动工人社会非常普及,像农民、渔夫等,甚至囚犯身上也常见,套在外面当罩衫,避免弄髒裡面衣物,也能御寒防水,方便四肢伸展劳动,是真正的功能服。

后来17世纪工业革命来临,更先进的工衣冒起,这种需要人手缝製的罩衣,渐渐被视作不合时宜,并因为过于松身,不适合穿上后操作危险机器。

可是皱褶绣工艺并没因此失传,反而透过更温柔的方式流传后代,慢慢发展成一种手艺及设计风格,是女士喜爱的復古时装,并经常于童装及婴儿服用上。

可以想像,要製作皱褶绣,首要条件是耐性——那是一针一针缝出来的心机,不容半途而废,哪怕是缝纫能手,也是还原基本的挑战。

最近接受挑战的,是日常服品牌Beely Daily的主理人Grace与阿浩。 皱褶绣是二人给自己的一份习作,一开始便决定认真对待:回到简单的当初,模彷前人,在没有先进缝纫工具的辅助下,只利用一台1950年发明、今天已成古董的缩褶机(pleater),以老旧方式,逐针把罩衣做出来。

日常服品牌Beely Daily的主理人Grace与阿浩

「皱褶绣并不讲究技术与经验,它只有一个要求:你肯不肯去做。」阿浩形容这有点像跑马拉松:「全程走路都可以,反正每个人都懂得走路。但作为跑手,你总会希望对得住自己,尽力把赛事跑完。」

製作原理并不複杂,把几个长方与正方的布料拼合,并以三角形去製造立体效果与斜度,然后在适当位置缩缝打褶,加上刺绣便成。

真正折腾的,是过程所花的工夫:包括在布上逐针挑出一整行纱线,以便沿着剪裁;也包括一拉一穿地缝出直线,前面做得工整,绕到背后一旦发现脱离轨道,又得沉住气拆线从头来过。 金精火眼下,罩衣成功做出来,事后数算,那是长达100小时的作业,保守估计缝了一万针。

Beely Daily坦言,由始至终这也是为了好玩才去做,暂时亦没打算製作罩衣发售。 好玩以外,皱褶绣意外地带给他们新的想法,例如怎样善用一块布。 在物质不如现在丰裕的年代,布的质地及设计曾经比衣物更重要,「裁缝倾向小心裁布,用尽整块布料,不会留下很多布碎,会用件衫去迁就块布,不似现在会用块布去迁就件衫。」阿浩解释。

曾经专属男性的皱褶绣工衣,来到现代演变成所谓「少女服」,这种有趣进化,刺激到Beely Daily关于衣服设计的思考:衣服就是衣服,本来没有性别之分。 再想远一点,如果衣服都变成中性,男女合用,会不会有助省去大量时装垃圾?

怀着这样的态度去做衣服,当然不会符合现代社会认知的成本效益,尤其站在生产者角度,简直在浪费时间——然而时间是一个量度单位,也可以是一种个人感觉,甚至没有长与短。

「本身没有考虑究竟用了几多时间,所以没有觉得『好慢』或『好快』。」Grace这样理解:「如果用了100个小时去完成一件事,但过程觉得开心,就不会觉得漫长。」 两个人一起做,你缝衣领我缝衫尾,也把不好玩的变成好玩,不会孤军作战。

他们一直强调,手做的东西让人特别快乐——也许快或慢从来不是值得关注的要点。

借用Beely Daily写的:「做的人开心,做得好的话,用的人也开心。在咁坏的日子,已经好好吧。这麽简单,那麽不容易。」

简单vs不容易,往往只在一念间。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