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Ko Cheung
圖片: Ko Cheung, PMQ元創方, 安樂電影, indexgrafik.fr/henryk-tomaszewski
香港是個視覺資訊泛濫的城市。
無論我們身處升降機、街頭、地鐵站,還是公司和校園等,幾乎無處都是印刷得花碌碌的街招、燈箱海報和廣告海報。它們的存在,原為市民提供資訊,奈何數量過盛、刺激過度,卻導致人們感官麻木,對一切視而不見。
怎樣重拾欣賞「海報」的樂趣?「化繁為簡是方法。」波蘭海報設計師Agnieszka Mori與Max Skorwider爽朗回應。
兩人憶述家鄉波蘭,雖然在五十年代曾飽受共產政權打壓,但是資源匱乏的環境,反倒教曉藝術家和民眾靈活變通,抓緊政府警惕性較低的「海報」為載體,出神入化地以極簡圖文,作為跟外界間渡陳倉地溝通的「國際通用語言」。
兩人現於PMQ舉辦《海報化—波蘭海報藝術展》,就想藉著逾百展品和工作坊,跟港人分享舊事,並透過《向香港致敬》概念單元,鼓勵大家拋開固有思維模式,也別去猜度設計師想法,放鬆心神去領會文宣之外,海報蘊藏的藝術、歷史與文化趣味。
步入PMQ《海報化》展場,看到兩邊牆身及中央位置,整齊地垂掛上過百副設計簡潔精巧、色調斑斕的海報作品,萌生出「出乎印象、難以言喻」的感動。
縱使未曾親抵波蘭,可是向來深愛奇斯洛夫斯基、華意達等名導的電影,透過他們批判性的鏡頭,多少對波蘭的悲壯國情略有認知。
尤其2016年,看畢華意達以90歲高齡完成的遺作《殘影》(Afterimage),描述國內前衛藝術理論家史特斯明史奇歐(Wladyslaw Strzeminski),於二戰後受共產極權施壓,被政府剝奪教席、毀掉其畫作,捕殺其學生,最終黯然離世的故事,更加深化了對波蘭藝術環境滿是「道德焦慮」的印象,也不期然聯想到「灰調」兩個字。
故此,看到《海報化》展品一派跳脫,不無驚喜。這批海報卻不帶半絲哀慟,還充滿幽默感,每個圓、每粒點,用上強烈的視覺元素,顯露設計者的鮮明個性,像Mieczysław Wasilewski寥寥幾筆,善用字款,意味深遠;Lex Drewinski以紅白分的色塊對比,一圖雙寓意;其他設計師的作品,同樣暗藏玄機,隱喻對時政的戲謔和鞭撻,看得人嘴角上揚。
「旺盛的生命力,出於藝術家的真誠。」Mori說,政府愈查禁畫作,藝術家愈有使命感以政治色彩作畫,反映民生問題。1890至1914年,波蘭冒起首波「青年波蘭運動」(Molda Polska),畫家以民間藝術和新藝術風格積極投入海報創作;20至30年代,立體主義興起,波蘭海報走向簡約明快的路線.
「二戰後,鐵幕審查、資訊封鎖頻現,加上政府需用海報做文宣,當1945年波蘭電影國有化,不少公司開始邀請藝術家委約做海報設計,創作人於是從限制尋找自由的平衡,運用抽象的圖案、利落線條,結合隱藏意象,表達社會觀察,跟大眾對話。」她補充。
「波蘭學院派海報」的已故設計大師Henryk Tomaszewski名言:「政治猶如空氣,我們必須生存其中」,即使今天,鐵幕不再、社會開放,但Max強調承接著波蘭沉重歷史,他們這輩設計另有新時代責任,「前人敢言、認真的創作精神,鼓勵了我們不管順逆,都要持守坦率態度,讓波蘭藝術更好地聯繫世界。」
兩人異口同聲說,好的藝術理應「Less is More」,不需冗長解說和文字,就能接通不同國度的人心。
故此,他們構思出《向香港致敬》單元,邀請波蘭藝術家以香港為題,設計一系列全新委約海報,「雖然大部份藝術家沒去過香港,但如今資訊發達,透過互聯網、影片和新聞,他們也能結合想像,呼應此地文化。」譬如Max選來傳統維港風景和影視巨星李小龍為象徽;Max父親Eugeniusz Skorwider就達香港華洋文化的結合;亦有藝術家以「雨傘」、「區旗」、「洋紫荊」等政治味濃的元素入畫。
「海報是國際語言,根據你的文化和觀點,可以各有聯想。希望藉著藝術,我們獲得的,不是硬性定論,而是深度交流。」兩人微笑。
《海報化-波蘭藝術海報展》
日期:即日至6月10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地點:PMQ元創方A座2樓QUBE智方(中環鴨巴甸街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