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90

从时尚到潮玩 看挂公仔热潮

Nicole Law & Ian Wong & Wilson Tam

撰文:凌梓鎏
图片:受訪者

將毛公仔掛在袋上的潮流近年大熱。走在香港街頭,人人忙亂煩躁,卻總有幾隻Labubu、Chiikawa等得意公仔吊飾在左近。韓國天團Blackpink成員Lisa是Labubu粉絲,明星效應早令掛公仔熱爆。當掛公仔已成日常,本地潮流和玩具界的人怎樣看?

身兼颈链设计师丶内容创作者的Nicole Law擅於观察街头穿搭,她喜见可爱饰物不是女生专利,挂公仔男女皆爱。搪胶玩具品牌Club Babo的设计师Ian Wong则乘着时机,尝试创作毛公仔吊饰。TOYZEROPLUS公司为创作人推出玩具,其创办人暨行政总裁Wilson Tam坦言潮流常变,一个玩具角色要得人心,最重要还是它背後的故事 。

挂在袋的self-expression

Nicole除了经营颈饰品牌Fierce,亦在网上分享很多关於潮流文化的采访。她记得两年前曾访问创作Labubu的香港艺术家龙家升,「那时Labubu成功已久,我发觉自去年起,它的人气完全升到另一层次。明星往往能极速掀起潮流,当Blackpink的Lisa喜欢Labubu,大家便疯了般入坑。」她说国际时装品牌也推动了吊饰热潮,「Miu Miu丶Balenciaga等大牌推出手袋吊饰,并带到fashion show的runway上。不论大家买这些贵价吊饰,或用个人化的珠链丶挂绳,都渐渐流行起来。」

戴着自家品牌Fierce颈链的Nicole,袋上吊饰是她喜爱的卡通角色Powerpuff Girls。

她经常出差,采访不同品牌活动和音乐节,「不只日本,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都看见挂公仔的现象。」Nicole说,若计比例,在香港会携袋出门的多是女生,挂公仔亦然,但其实男生身上也颇常见。她爱在街上做「fit check」(穿搭观察),访问打扮有趣的人。「Gen Z对性别的看法比较开放,例如多了男生穿粉红色衫。部分年轻人不再守旧地定义何谓女性或男性化,他们看待饰物也一样,不会认为某些公仔,是女生才挂在袋的。」

挂什麽公仔丶如何装饰一个袋,对用家而言很直接,就是展示个人喜好。Nicole曾挂很多公仔在袋上,笑指後来弄得太重便舍弃了。「大家愈来愈追求self-expression,在挂公仔以外,也有机会反映在其他饰物上。譬如现时流行用鞋饰,或者将来大家会在cap帽扣上不同襟章?这些某程度与挂公仔的性质相同,都是将穿搭变得个人化。」

Nicole曾是挂公仔一族,满袋公仔。

由「玩胶」到「玩毛」

2019年成立的搪胶玩具品牌Club Babo,有不少动物造型产品。主理人Ian回想,疫情时他想透过可爱的东西为大家打气,便以自己的爱猫为灵感,创作了Club Babo其中一个角色Flat Cat。今年四月开锣的PMQ元创方大型活动「玩嘢祭」,以「玩具便利店」为题,请来30多个香港及外地潮流玩具单位参与,Club Babo等四个本地人气单位,更会推出限定联乘玩具,以及限量版迷你搪胶公仔盲盒。Ian说,香港约有十多位创作人,与他一样制作搪胶玩具,大家常常结伴参与台湾丶日本丶泰国等各地玩具展。「去年我参加了『台湾文博会』,它是关於文创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商品的展览,不限於玩具的。在台湾,品牌推出贴纸丶锁匙扣等周边产品的文化很强,那时我首次推出了Flat Cat毛绒散紙包,可挂在袋上的。」

Ian喜欢将Flat Cat毛绒散紙包挂在裤头。

挂公仔大热,各地市场均有需求。Ian有几位设计搪胶玩具的朋友,都在过去一年推出毛绒吊饰,作为周边产品。「挂公仔热潮真的很夸张,我在泰国,甚至看到大叔也在袋上挂了一只Labubu!」Ian笑指,推出Flat Cat毛绒吊饰的主因是「自肥」,希望把自家公仔挂在裤头。「有时我全身的穿搭都是黑色,看来有点恶,配上可爱的公仔便平衡了。我觉得公仔吊饰已变成一种穿搭配件。夹公仔游戏的流行,亦推进了香港的吊饰文化。不少男生也爱夹公仔,他们不会觉得公仔是女性产品,有些买Chiikawa给女友,然後自己也入坑。」

除了男女皆爱挂公仔,Ian还有行内观察:「有些参观文创展的人,可能不熟悉搪胶玩具,会觉得售价有点贵,毛绒吊饰相对便宜,的确较易被大众接受。像我早前参加台南的玩具展,一行几个年轻人,看见Flat Cat毛绒吊饰很得意,随即每人买了一个。」Ian的玩具与公仔物料不同,他说创作时,「玩胶」与「玩毛」各有发挥,「只要我品牌的角色,让人一看便感到开心丶得意,已是成功了。」

(左)今年推出的Flat Cat毛绒吊饰。(右)Flat Cat毛绒散紙包。

今年PMQ「玩嘢祭」以「玩具便利店」为题,Club Babo推出限定玩具,将Flat Cat化身成怀旧樽装麦精饮品。

潮流未了去又来 IP要有个性

在芸芸毛绒吊饰中,LuLu猪颇具人气,是香港潮流文化公司TOYZEROPLUS旗下的IP角色。Wilson自2014年成立TOYZEROPLUS,现时主理十多个品牌的IP及营运策略,更会为IP洽谈授权和推出玩具自家盲盒丶周边商品等。他将参与PMQ「玩嘢祭」分享会,讲解玩具市场学及最新趋势。对於推广IP角色多年的Wilson,潮流未了去又来,毛绒吊饰并非新鲜事。他记得挂公仔热潮尚未杀到时,「约两年前,毛绒吊饰曾在韩国街头随处可见。」Wilson说:「那时韩国和日本也很流行『痛袋』,即面层有透明间隔的袋,年轻人会将自己喜欢的毛公仔丶襟章丶明星相放进去,在街上展示。」

TOYZEROPLUS旗下的IP角色Lulu猪。

另一款「痛袋」是独立的透明袋,载着毛公仔挂於手袋,既能防污也可示众,现时香港亦常见。Wilson每天都在Instagram,收到很多tag回TOYZEROPLUS的挂公仔相片,他有感:「香港居住空间有限,一般人很难经常买大公仔,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自己喜爱的公仔呢?大家便转向买毛绒吊饰。」随着挂公仔的热潮愈趋狂热,Wilson说TOYZEROPLUS整体的毛绒吊饰销量,比预期多出一倍。但从IP经营者的角色来看,他觉得最重要始终是角色的个性。

Wilson说:「推广IP角色和捧艺人一样,要呈现它的性格,别人了解过後,才会喜欢它。」他以LuLu猪为例,指角色有慢下来的慵懒感,因而得人喜爱。「IP角色除了在社交媒体要有内容输出,推出实体产品也很重要,大众能购买丶拥有它,才有满足感。」关於挂公仔热潮,Wilson只觉世事总变得很快:「公仔可以在不同媒介出现,可能明年流行(内藏玩具的)Kinder出奇蛋的形式?谁说得准?」

香港街头常见的「痛袋」款式。

「PMQ 玩嘢祭」2025

日期:2025.4.18 - 4.21

时间:12:00 - 19:00

地点:PMQ元创方

详情:https://bit.ly/pmqpsf2025_tc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