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03

延續生活故事的老房子

台南謝宅

撰文 RMM

在上一篇文章中,讀者已經認識到台南的謝宅不只是一個住的地方,更是一個帶領著歷史前進的潛能空間。RMM 這次能與謝宅主人謝小五先生面對面詳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十分難忘的經歷,這位三十多歲的年青人,回答問題時雙眼炯炯有神,向我們一絲不苟地詳述他埋頭修復謝宅的歷程、細節和心得,他 留住台南老房子的執著令人動容。

保安路謝宅,是台南老房子俱樂部最後的一家謝宅,謝宅項目完滿告成。
Photo ©RMM

保安路謝宅,是台南老房子俱樂部最後的一家謝宅,謝宅項目完滿告成。
Photo ©RMM

做一間老房子需要什麼呢?

老房子最基本的五個元素就是榻榻米、蚊帳、棉被、竹子和磨石子。我找來了五位分別擅長於製作這些物品的老師傅一起合作,他們都是我祖母的好朋友,加起來都四百多歲。作為在地人*,我在這裡生活建立的人際關係讓我會比較容易找到方法去解決修房子的問題。但我們合作難免有磨擦,畢竟他們是老專業,連他們的徒弟也都七十多歲了,所以不會那麼同意我提出的現代手法,因此大家要互相配合。整個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大家已經一起修了五棟老房子了,師傅們現在已經明白我的想法。

老師傅手做的榻榻米、蚊帳、棉被絶對是一個賣點。
Photo ©RMM

我們構思跟行動一共花了一整年。我住在那裡快三十年了,跟房子尤其密切和熟悉,所以我們可以保留房子原本百分之七十的結構,然後只調整它的比例。聽說香港古蹟的手續就比較繁複一點,但因為我們的房子才六十年,不是一百年以上的建築;加上六年前很少人認知保留老房子的議題,所以過程中沒有遇到太多困難。我們全部都是自費和自己一手一腳做出來的。雖然做第一棟很困難,但我覺得這是一場革命。自六年前我見到台南有兩棟很重要的古蹟被拆開始,我就覺得我一定要為這個地方做點事情。

左: 屋子裏不甘平凡的一磚一瓦一石成為了謝宅的特色風格。Photo ©RMM

中: 就如字面上的意思,「謝」是謝小五家族的姓,而「宅」就是家,屋子內外都留有謝家成員生活的痕跡。Photo ©RMM

那為什麼會做多於一棟老房子?你是不是一開始就有計劃這樣做?

我沒有辦法一開始就計劃,因為我不知道會不會成功。這個概念是對的,但時機也很重要。我在六年前開始的時候,老房子還在,還來得及,但是大家能不能接受這個意念呢?六年前是一個發展台南老房子的適當時機,但這並不代表整個台灣也準備好。不同城市的人有不同的思維和故事,所以做起來也會不同。我們從零到有的革命過程,讓謝宅可以從第一棟發展至第五棟。

你們未來又會怎樣繼續做呢?你會不會有其他計劃?你們又會怎樣跟海外不同地方介紹自己呢?

五棟台南老房子已經完成,我們不會再在這裡做相同的項目了。我想去京都開老房子。台灣很受日本影響,而歷史悠久的京都有最好的老房子。我想去日本讓大家知道台灣也有很好的服務。我不需要賺很多錢,我只想把我們的概念傳遞到國際。我們 Facebook 專頁也涵蓋了香港,希望越來越多朋友可以參與我們的平台。
我也有向國外人士介紹我們對於保留老房子的概念。對於歐洲人來說,六十年的房子比起他們兩百年的家並不算老。但是我們時間的比例根本不同,他們是一千年裡的兩百年;我們卻是四百年裡的六十年。我相信他們一定接受我們這個概念,因為他們也明白如果我們六十年的老房子也不保留,那怎樣去延續往後的一百年呢?加上謝宅擁有人生活過的痕跡,所以才能感動人們,而這就是謝宅的價值。

這些照片是小五在另外一些舊房子拍的石地板照片,從前的台南家庭喜歡在自家石地板用小石堆砌喜歡的圖形,每一個圖形背後有每一家人獨特有趣的小故事。
Photo ©RMM

感謝小五接受 RMM 的訪問,他用修復老房子謝宅的歷程來證明,就算時光變遷,老房子和人情仍然可以保留下來,隨著現代發展的齒輪繼續往前走,延續著歷史不斷進步,生生不息。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關於謝宅的資料,可以到台南謝宅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OldHouseInn
*在地人:本地人

充滿朝氣和熱誠的謝宅主人謝小五。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