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視野 #54

未來遊樂場:識玩一定係咁玩

蕭健偉及樊樂怡

撰文:凌梓鎏
圖片:Aaam Architects、樊樂怡、凌梓鎏、PMQ元創方

疫後人人外遊。玩固然重要,但研究本地遊樂場的藝術工作者樊樂怡(Helen)笑指,香港人偏愛往外尋樂,看遊樂場也是別處的好。「大家長久以來羨慕外國有好玩的東西,卻不思考怎樣把它放進自己的城市,只想快點再去日本玩。」

終於,改變有望。未來幾年政府計劃改造全港170個公共兒童遊樂場,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聯合創辦人蕭健偉(Kevin)說:「是很大規模的都市更新!」受康文署委託,AaaM已在多區進行「童理玩」活動,諮詢大眾對改造遊樂場的想法:

識玩一定係咁玩,全民發聲,進行參與式設計。

樊樂怡(左)及蕭健偉

一場全民學習

Kevin說:「全港有600多個遊樂場,改造170個已近四分一了。」他和Helen都覺得,絕對可稱之為「大規模」,放諸全球亦屬罕見。著有《香港抽象遊戲地景》及增訂版的Helen,近年專注梳理60至80年代本地遊樂場的歷史脈絡,也熟知國際遊樂空間發展。她笑:「要數多,荷蘭建築師Aldo van Eyck曾為阿姆斯特丹設計700幾個遊樂場,但那時二戰後一切被毁壞,有實際需要,跟改造遊樂場不同。」

這一波大改造早於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並指「過程中會鼓勵和促進社區參與和民間共議」,而成功先例,是早年運用參與式設計改造的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廣受市民歡迎。該遊樂場是萬中無一的試點,Kevin坦言:「別說遊樂場,香港有參與式設計的項目本身寥寥可數,不像外國般很有系統和公民意識地推行。」他的工作室AaaM策劃「童理玩 」活動,自2021年在九龍城、觀塘、黃大仙、葵青、荃灣及離島六個分區,了解小孩和家長對未來遊樂場的需要,「都是膽粗粗去做,與各界一起摸著石頭過河。」

樊樂怡的著作《香港抽象遊戲地景(增訂版)》(圖:樊樂怡)

「童理玩」以不同活動諮詢大眾對改造遊樂場的想法。(圖:童理玩)

Kevin回想當初招募公眾,「什麼方法都試,上Facebook、設街站、聯絡區議員、與學校合作等。」「童理玩」辦了很多大型社區參與活動,如問卷調查、研討會和工作坊,現於PMQ元創方舉行的《遊樂實現所》展覽展出當中成果,如小孩製作的遊樂場模型。Helen有感,未來幾年公眾參與改造遊樂場:

「是整個社會的一次學習。以往我們對家附近的遊樂場沒什麼想像或期望,覺得要好玩,可以飛去沖繩的遊樂場。現在有機會參與改變,學習去講自己想要什麼。」

《遊樂實現所》展覽展出小孩製作的遊樂場模型。

「童理玩」企劃發現,家長認為小孩喜歡體能遊戲,而小孩實際上愛玩「你追我逐」等簡單遊戲。

了解每個遊樂場的「大白鯊」

當然,外地主題遊樂場與香港街頭的遊樂場,最基本是面積大小有別。已為人父的Kevin有兩個小孩,說起曾去新加坡近年新開的Coastal PlayGrove大型遊樂園,內有樓高四層的繩網陣和滑梯,確實好玩。然而關於遊樂場,他覺得關鍵是好玩有很多種。據《遊樂實現所》展覽展出的資料所指,香港近半數遊樂場的面積為100至400平方米。「若你的好玩標準只是有很高很長的滑梯,而香港百多平方米的遊樂場沒可能放得下,豈不注定那裡不好玩?」Helen也有同感:「你想滑下來,也不一定需要滑梯,設計可以很多變的。再者,刺激不是遊樂場唯一可以提供的東西。」

Kevin展開「童理玩」企劃期間,與團隊收集油尖旺區塘尾道居民的意見,以構思塘尾道兒童遊樂場的新設計。當他實地觀察,就見遊樂場讓小孩「放電」以外的功能。「有些小孩放學便去那裡做功課,一留便是兩小時。」後來團隊綜合數據,發現這相比香港其他各區小孩逗留遊樂場的時間,多出一半以上。Helen說:「這可能反映塘尾道的小孩家裡空間不足。在香港,公共空間可以是居住空間的延伸。很多人說香港遊樂場很細小,我反而覺得這樣分布各區也不錯,總有一個在附近。」

《遊樂實現所》展場。地上數字是全港、葵青區及柏林的人均遊樂場面積。

Kevin最驚訝發現,去塘尾道兒童遊樂場的區內小孩即使互不相識,很多都懂得在那裡玩名為「大白鯊」的自創遊戲。「規則還超級複雜!其實遊樂場是小孩會交流、會把創意放進去的場所。」不是每個遊樂場都能孕育出流傳區內的遊戲,但不同社區都有它的「大白鯊」——有用家的獨特需求,改造遊樂場時該好好了解。

在塘尾道兒童遊樂場玩「大白鯊」遊戲的小孩。(圖:童理玩)

遊樂場與文化關係

在《遊樂實現所》展覽中可見大量相片,是「童理玩」邀請逾300位小孩用lomo相機,在香港多區所拍的城市景象。「題目是拍下他們眼中好玩的、漂亮的和社區獨特的東西。」 Kevin想藉此思考:「日常大家在理解這個城市的時候,遊樂場能扮演什麼角色?」相中有遊樂設施、高樓大廈、花草樹木等。他記得兒時每逢周末去外婆慈雲山的家,會在附近盪鞦韆,對該區的認知部分來自遊樂記憶。Kevin相信遊樂場除有玩樂功能,在文化層面也有它的位置。

Helen這樣形容遊樂場的生命:「由它被規劃和設計,到建成後開放予大眾使用,再到日後如何被記住,這三個階段都反映了我們的文化。」她說供人玩樂的第二階段,最顯而易見,所以一直最受關注。「但遊樂場如何被設計出來?程序公義是怎樣的?開放使用後如何管理?這些大家以往都不太理會。我想文化上的改變,是我們應該更透徹地去計劃整個遊樂場的生命過程。」現在香港將更新百多個遊樂場,前期設計加入公眾參與元素,她覺得是值得期待的轉變。「從前的常態,是用設計師的個人意志加上官員的行政經驗,而得出遊樂場設計,它可能與一般人的生活沒有關係。現在將那種個人意志開放成集體意志,設計可以基於用家經驗,以至大家的想像。」

《遊樂實現所》展覽展示小孩所拍的城市景象。

《遊樂實現所》展覽

即日起至8月27日

PMQ元創方H506-507室

詳情:https://qrco.de/beFPx1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