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36

二十一世纪的「死亡」:数码墓园的未来

数码墓园

撰文: RMM
图片:Tobias van Schneider // Shubert Ciencia// SafeBeyond // Yahoo Ending © Yahoo // Facebook Memorial Page © Facebook // Eterni.me

死亡可能以这样的影像表示。

图片来源:Tobias van Schneider

人终有一死。不足百年以前,「死」乃永恒——就连我们对逝者的追忆,也只活在相片里而已。他们或许印在柯达的相纸上、封存在信封里,或者在模糊的八毫米胶片上。而我们则继续生活,偶尔回首,才会看一眼那些在照片里冻结的时刻。

可是,今时今日,「死」变得复杂了。我们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而我们的回忆也会几乎永久地保存下去(至少在服务器坏掉以前)。

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在社交平台上留下数据的足迹,社交平台也能用于为逝者哀悼。创意工作者和设计师可以如何结合人们非常脆弱的哀悼经历,和诡秘、却又盛载人们回忆的数码平台呢?

图片来源: Tobias van Schneider

首先,我们不妨想想影像可以如何表达死亡。你想到什么?是表示严肃和尊重的暗沉颜色?帮助释放情绪的柔和形状?还是静止不动的物体,象征逝者和逝者的亲人都无法跨过这个过去?

不论如何,「死亡」都是真实、明确又非常情绪化的事情。

传统的日本佛坛。图片来源: Shubert Ciencia

那么,当每一件事都在在线发生——连死亡也是——事情就变得有点奇怪了。它变成了相当个人的事情,但通常我们又不会觉得互联网是很个人的东西(毕竟互联网是一种难以界定、非人的位网络)。回忆通常只存活在我们的心里、脑海里,但现在回忆却以数码的姿态重生,不停循环。在社交媒体上,哀悼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平台上发生。我们不再在「一个特定的场地」里哀悼死者,因为就连在我们死后,我们数码生活的一点一滴仍然留在互联网上。除了一个真实存在的、私人、用作严肃追悼的坟墓外,死者的亲友也会在数码的坟墓上追悼死者。有个问题因而诞生:在我们死后,我们该如何调和真实生活中的自己和在线的自己?

现在有一些数码服务,例如SafeBeyond、Eterni.me、Yahoo Ending, Google的Inactive Account Manager,甚至Facebook的Memorial页面,都避免使用典型的影像表达方式来象征死亡,而是用简洁、友善的Sans-Serif字体,以及(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的)大量蓝色。他们使用的图像并不黯淡或忧郁,而是色彩明亮、使人放松的的图像,唤起人们正面的思考,而这些背后都由多元种族的团队负责。

图片来源: Yahoo Ending © Yahoo

如果你很好奇的话,就让我解释SafeBeyond这一类网站如何运作吧:你可以上传文字或者影片格式的祝愿给你爱的人,而这些祝愿都不会公开,直至你离世,或者你设定公开的时间来到——这种遗赠有点像时间囊。Yahoo Ending今年刚中止了时间囊服务,不过它仍然能为你配合本地的葬仪公司,帮助你计划通往死后世界的旅程。

图片来源:Facebook Memorial Page © Facebook

社交媒体集团,例如Faebook和Google,都为大众提供了结束在线生涯的方法。它们的设计,不但貌似无缝接轨地让我们从身前过渡到身后,更革新了我们通常的追悼方式:网上的追悼仪式代替了墓碑和铭匾,而「数码执行者」取代了传统的遗嘱公证。虽然这背后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怎样让亲友们清楚明白如何在逝者的界面上哀悼逝者」一事上,各大公司都还没有共识。

Eterni.me的友善接口,不过它尚未启用。 图片来源: Eterni.me

第一次用Eterni.me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它跟Charlie Brooker的科幻剧集《Black Mirror》中的其中一集颇为相似。你可以使用Facebook、Twitter、电邮、照片,总之任何你觉得可用的资料,来策划如何展出你的生涯,作为死后留给后人的赠礼。不过它能做的还不只如此。就像「Be Right Back」中的服务(就是之前提过的《Black Mirror》中的那一集),Eterni.me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一个Siri版本的你。它是一个拥有你的性格的头像,你越是「训练」它,它就越能适应你惯用的词汇和说话方式,变得更像你。「Be Right Back」和Eterni.me之间的最大分别就是,Eterni.me不会尝试取代逝去的人,而是担任类似图书管理员的角色,向你的亲友发放关于你的信息。

Eterni.me提供的东西,即使只是图书管理员一般的无害存在,预示了数码墓园的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有些人不会只满足于与一个不会响应的追悼页面沟通。而其他人,例如Eugenia Kudya (人工智能start-up公司Luka的创办人)会「愤怒地抗拒拼濒死的光焰」,建立神奇又怪异的方式来表现死后的世界,拒绝让死去的人真正消逝。简单来说,Kudya因为挚友Roman Mazurenko的突然死亡而悲痛莫名,驱使她创造一个会像Mazurenko一样说话的程序。《Black Mirror》的情节成真了。

当创意工作者、设计师和普罗大众已经在网络世界中深深扎根,我们就需要在数字回忆和情感宣泄之间寻找平衡。创业家们若希望能在这无法躲避的潮流中获利,就必须找出,对逝者和他们的亲友而言,什么既可以持续发展,又能让他们感同身受——因为,哀恸,始终会影响每一个人。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