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02

读「独」新文化 : 下北沢世代专访

下北沢世代

撰文 RMM

「下北沢世代」在独立书店界是一个相当为人熟悉和喜爱的名字,单是社交网站 Facebook 已经有超过5万5千个讚好。它不是一般的书店,而是一个包办出版、编辑、设计和策展的创意工作室。两位创办人李昀镁 Monique Lee 和罗乔伟 David Lo 一直按照自己喜爱的模式前进,他们都喜爱收集和关注不同地方的独立刊物特色出版,并热衷于用独特的角度来介绍和诠释他们欣赏的作品。加上被身边一些艺术家和创作者的热情和坚毅所感动,两位因此在 2007 年正式成立「下北沢世代」,除了借此分享和传达他俩的想法与理念之外,他们更视「下北沢世代」为一个累积文字和记录生活的平台。

台北下北沢世代书店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为什么用「下北沢」这日本地区作名字?是希望带那里的特色、精神或者文化给年轻一代吗?


其实很难确切地说出为什么。几年前前往日本东京旅游时与下北沢这特别的区域邂逅。除了文化氛围与整个街区的活力让人印象深刻之外,我觉得那名字在视觉上也特别好看。下北沢区的结构很特别,它一半是安静的高级住宅区,另一半是热闹的商店街区。两者虽有冲突,却又完美地共存。下北沢也是日本独立乐团的重要发源地,除了街头的 live 表演,也有很多 live house 、剧场和大学位于此区。另外,它更暗藏着微型的独立书店、二手服饰、弹珠机店、个性咖啡店,亦或是凌乱的杂货店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最爱。我们亦知道有很多著名的编辑都选择在此区域居住哟!

台北下北沢世代书店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台北下北沢世代书店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你们会怎样选择出版的题材和类型呢?一本好杂志对你们来说要具备什么元素?


主要会以自己感到兴趣的题材来作切入和选择。对于「下北沢世代」来说会较偏向写真、绘画与艺术设计类别的书籍。我已故的伙伴罗乔伟由于喜爱和长期关注写真这领域,所以他在世时也推介了大量写真类型的作品。而我本身喜爱画图,所以对于艺术设计作品与绘画类别的书本特别感兴趣。另外,我们特别喜爱有特色的书刊和独立出版作品。原因是希望永远都可以保留一颗年轻开放的心,所以我们也特别重视新兴创作者或新锐摄影师的作品。

我想视觉还是重要的。这就像与某人初次见面, 对方是否有某种独特的气质可以先吸引住你的目光,让你进而渴望与他交谈。接著就是是单元企划与专题内容了,它是否够深入详尽呢?切入的方式是否独特?是否足够?或者够大胆和放松呢?另外,出版社与艺术总监的搭配、摄影师与模特儿的编排都可以让我们一窥整本刊物的视角和个性。基本上,一本杂志不一定要具备以上全部的条件, 它只要能在某方面呈现出相当有份量的内容和特质,我们就觉得可以入手。

下北沢世代制作发行的台湾新锐写真家郑弘敬限量写真 ZINE《有菌》。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Les Seuls - 谢易瑾》写真 ZINE 也是由下北沢世代制作发行。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面对越来越图像化和文字变得越来越简化的社交网络年代,你们认为影响是好是坏?


我们觉得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好像生物进化一般,我们必须学习说话的转换和情绪传达的转变。当然,我们偶尔会挂念以前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事物的纯粹。但我们相信这些东西其实并没有消失的。只要我们臣服于现代的便利,不怠惰脑袋的话,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保持美好的东西。(笑)

这也让我想起前阵子日本设计师菊地敦己的平面设计个展所抛出的议题。展览名称为「Creation Is Free. Production Needs Fee.」。在这个网路资讯和资源发达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一件容易又免费的事情。但是经过设计师定稿、印刷、制作为成品之后,购买者就需要支付费用。展览会场分为两边,一边为免费的设计图像,观者可以自行调整大小配置并下载;另外一边则放置了已经完成的笔记本、杯子、提袋、火柴盒等已经完成的设计产品。这可以说是大胆地挑战观者与自己设计作品间的互动行为。网络消灭了门槛,却也使创意产生了矛盾。

下北沢世代 x 日本 BEAMS 合作企画展「ZINE & COLLECTION」。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下北沢世代期间限定书店于「好家在台湾」。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下北沢世代「搬迁纪念展」,一个融合选书和植物的有趣展覧。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未来会有什么计划来继续孕育年轻人对独立出版文化的认知呢?


正如时势所趋,愈来愈多独立创作者选择加入个人出版的行列。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国际性的 zine 交流平台。而在纽约,最普遍的就是艺术书展,因此我们认为自己应当建立属于台湾的艺术书场景。我们希望能够与其他亚洲艺术书展合作,从而推动和串连出版商和创作者之间的网络机制,在各地发行不同的 zine。但这会是一个远大计划,还需要许多伙伴的共同参与,未来甚至会联合亚洲的 zine 社群参与欧美艺术书展。

另外,我们也以「移动图书馆」为主题,长期与各地的特色店舖、时尚咖啡店、风格家俱店等合作,配合空间特性不定期推出特定的选书企划与展览,借由阅读与生活的体验,传达书本独特的语汇与文化感受。于「下北沢世代」店舖,也将定期推出微型出版社与出版创作者的主题企划展。

下北沢世代于东京艺术书展的对谈会。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下北沢世代参与东京下北沢 B&B 书店的演讲会。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下北沢世代两位创办人李昀镁 Monique Lee 和罗乔伟 David Lo。
图片提供 © Shimokitazawa Generations

谢谢 Monique,大家可透过以下网站得到「下北沢世代」的最新资讯:
Facebook
Official website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