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Kit Chan
翻译 Venus Purnama
图片 Kit Chan
Ricky 经营书店的方法,完全跟大型书店背道而驰:不介意出版日子的新旧,只要觉得精彩,就会放在当眼位置,题材冷门不成问题;亦特别腾出地方售卖香港未算流行、由出版者独立编制的ZINE ( 书志),「大书局容不下的书,在这儿倒是销情不差,也有人专程来找哩。」他耸一耸肩。
书本分类也不常见,比如「最美的书」,是曾在中国获颁设计奖项的刊物,一般书店未必找到;甚至会用设计师的名字去分类:「像台湾的聂永真,代表新生代的设计哲学,值得占用一格。」
这样「另类」地介绍书籍,不为噱头,而是出于一个大大的问号:一本书遇不到知音,代表它没有存在价值?
在人人滑手机阅读、实体书快被边缘化的世代,斗胆以非主流方式去经营书店,岂不是非常冒险?
「我相信纸张的质感,没东西有能力取代。」Ricky 字字铿锵地:「某页纸折了角,或者皱起来,都为看书的人引发另一些感觉和回忆,是实实在在的。」
对书本格外执着,亦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位作者,开店前曾经出版游记《69°N 51°W》(格陵兰的经纬度),写下一场非比寻常的旅行:往冰岛及格陵兰流浪,在严峻地理环境下,冒夜爬上雪山扎营独处。
「格陵兰自杀率非常高,气氛跟死亡很接近,却是一个思考的好地方。」借着历险,他把自己迫向墙角,挑战能耐。
那是影响他生命的一部作品,出版后摘下新晋作家奖,却敌不过大型书店流水作业的营运模式。「上架时间仅有两星期,卖不好就要下架。」直到自己成为书店主人,他决定给书籍另一次机会,上架期长达半年——尽管那将是另一种平静的冒险。
Ricky 的做人哲学,早就写在其作品《69°N 51°W》的封面:the most difficult journey⋯is the one that lies within ourselves。
地址:Open Quote, S401, 4/F, Staunton, PMQ (已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