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Linus
图片 Mobart
想像一下:一所会移动的艺廊,是怎样的?
2009年,Steph尝试把这奇想实现。那一年,她自英国回流,在当地从事了几年金融投资,天天面对数字,可心底里却老是记挂伦敦生活期间,看过的一个又一个精彩展览:「伦敦好多有意思的艺廊、艺术展,和日常生活很近,很亲民的。」
回到香港,艺术突然变得好远,那落差让她非常纳闷。「画廊都是正正经经,作品贵得吓人,穿得随便一点去看画,好像也会被看扁。」
她开始乱想:香港强调流动性,假如在城市不同地方处处popup展览,轻松的有趣的,也不错啊。
于是她在工余成立「游艺」,找来本地艺术家合作,在咖啡店、酒店大堂、餐厅、商场等公共空间举办艺术展览,甚至曾经把北角一条行人天桥,布置成有花有草的公园!
曾经把行人天桥粉饰,散发绿意。
如是者做了两年,办了12个展览,当中不少引起过回响。但这毕竟不是能够生财的事,当初投资的积蓄花光了,人也开始累,这就把计划暂时搁下。 直到去年夏天,Steph思前想后,还是想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如果这真的自己有热诚去干的,怎能够轻易放弃?
这一次,她换另一个方式,希望把合作的10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推广为可以点缀家居的装饰,价钱也亲民,一千至数万不等,试图带起买画回家的潮流。最近落户上环的popup店,特地装修成客厅,舒适的从容的,墙上铺天盖地都是本地艺术家作品,来的人看毕,也许就有冲动为蜗居添置一幅。
新店特别布置成客厅,引人心痒痒照办煮碗。
一件件艺术品,可以为家居画龙点睛。
努力去替艺术家卖画,目的很简单:艺术家也要谋生计,而购买他们的作品,就是最直接而明确的支持。
购买本地艺术家作品,就是对他们最直接的支持。
「我认识的香港艺术家,几乎大部分都要兼顾另一份全职,变相就是趁工余才去发展艺术。」Steph希望所有人认真想想:「为什么在这个城市,艺术不能维生,不能全情投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