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RMM
所有圖片由K+提供,屬Keng Lye所有
每一個人都體驗過面對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時,要伸手觸摸的渴想。因此,大家都明白為什麼你會走近Keng Lye的畫作,雙手靠近畫中那暢遊於魚缸、閃閃發亮的肥金魚。但若說Keng Lye的作品是平面畫像,也就太少看了當中的厲害。
Keng Lye的超現實藝術揉合丙烯畫和樹脂雕塑兩種形式,其中的美學可謂深藏不露。
Keng Lye於畫室工作的身影
新加坡藝術家Cheok Keng Lye(大家都稱他為Keng Lye)當美術總監25年之久,在美術設計界已是個老行家。引退一段短時間後,他重回藝術工作,全職創作幾可亂真的海洋生物作品。
Keng Lye作品:Live Simply
Keng Lye非常欣賞日本藝術家深堀隆介創作時為一層又一層樹脂上色的投術。有一次他被朋友挑戰,於是下定決心要學會這門藝術。他將樹脂倒進容器之中,等待那一層樹脂風乾,再倒進另一層,最後才可以上色,因此每一件作品都要花上45天完成。
Keng Lye作品:Guppy Love
因為一次機緣巧合,Keng Lye遇上新加坡畫廊K+,讓他的作品出現於鎂光燈下。2015年,他第一次於這所畫廊舉辦展覽,取得空前成功,促成了2016年的第二場名為”Creature Comforts”的展覽。藝術家並不因此而自滿,更跟香港雕塑家曾章成聯手創作出兩件超真實作品。
Keng Lye與曾章成作品:Bad Hair Day /胡思异想
(很多人誤會Keng Lye的作品是用樹脂包裹動物而成,但大家不用擔心,因為這不是真的。)
KL:是一次學校旅行,去了一間美術館,但已經記不起看過怎樣的作品。
KL:藝術是滿足感的沿頭,給予我目標,而且讓我發揮創意。簡單而言,我真的十分享受畫畫和創作。
KL:我總是受大自然的美麗所啟發,還有對童年往事的緬懷。我也不太確定怎樣做到「不乏創作意念」,因為創意並不如電燈般按一下按鈕就有。嗯,大概是要有開放的態度,而且內心要平靜樂觀,才能發現靈感吧?
KL:許多人認為我的藝術具禪學意味,流露出平靜的感覺。而我則視 “Creature Comforts”為一次機會表達作品為觀賞者和擁有者帶來的平安,讓大家在面對人生的難關時,有喘息的空間。
KL:總括而言,最大的困難是找出繪畫方法令畫作更立體生動。若要在芸芸作品中選一個最具挑戰性的,那就是八爪魚,由其是我第一次嘗試的時候。以八爪魚為題的念頭是來自一個南韓的電視飲食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吃了一隻生八爪魚,看完後我就想出了這個主題。
Keng Lye作品:Two Sides
KL:我最愛的是橙紅色的小魚,即是金魚。不久的將來,我亦會開始繪畫 ‘longkang’(馬拉話的意思是下水道)魚,這種魚可以在新加坡的雨棚找到。它叫我回想起兒時在雨棚耍樂捉魚的時光。
Keng Lye與曾章成作品:Lucid Dream
KL:那是個很好的經驗!K+的創辦人Carolyn Teo在曾章成的新加坡展覽中首次提出這個合作想法。她安排了一次會面讓我們交流一番。然後曾章成回去創作出那些容器。數個月後,當我收到他的作品,我實在十分滿意且甚受啟發。
Keng Lye作品:Find Joy in Your Life
KL:我不會把作品分類為平面或是立體。我的目標只是做出像真度高的藝術品。因此無論我只作畫、做樹脂雕塑、或是兩者混合,任務都是令作品以自然真實的姿態脫穎而出。我會繼續這項工作,盡我所能超越界限。一天一天的努力,讓當中的美學慢慢成熟,因為藝術是急不來的,而靈感亦需要時間才會發芽。
為方便讀者理解,此訪問經剪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