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讨论

「食东西、讲东西- 餐桌上的东西文化对谈」系列课程

日期

2014 年 9 月 16 日、23日、30日
2014 年 10 月 7日、14日、21日
(逢星期二,共六讲)

时间

7:30pm – 9:30pm

Asia/Hong_Kong 「食东西、讲东西- 餐桌上的东西文化对谈」系列课程 日期: 2014 年 9 月 16 日、23日、30日 2014 年 10 月 7日、14日、21日 (逢星期二,共六讲)
时间: 7:30pm – 9:30pm
S401, Staunton
场地

S401, Staunton

主办
JP x Open Quote
费用 (港币)

$900 (全六课)
*报读单独课堂,每课收费为200元

语言

粤语

每班人数

20

本课程共分六讲,以饮食为题,尝试从社会学角度欣赏东西文化异同。为加添实用趣味,每讲将会带出一些烹饪的小常识,并有与学员互动的环节。

16/09 (二)
第一讲:味道之源-形变与质变
中厨用高汤、上汤与二汤为食材添味。西厨则以原汤(stock),牛奶和蛋黄为基础,发展出白汁(Béchamel)、红汁(Veloute)、啡汁(Espagnole)、茄汁(Tomato) 和荷兰汁(Hollandaise) 等《五原汁》(Five Mother Sauces)。究竟烹饪追求的真味,来自食材的形相(form)还是汁酱的实质(matter)?东西文化如何看待「形」与「质」之​​间的关系?

23/09 (二)
第二讲:杂味纷陈-「多元」与「一统」之间
中厨常以姜、蒜、葱、盐、油和各种味道复杂的酱料,为食材去骚辟腥除气,调味后的食材在烹调过程中间慢慢融合,达至「五味调和」的境界。西厨的调味以盐和胡椒及香草为主,各种食材在烹调过程里可以保留自己的原味,同时与其他食材互动,追求的是「和而不同」。这反映了东西文化对「多元」与「一统」的取舍。

30/09 (二)
第三讲:必先利其器-烹调用具与「工具理性」
煎、炒、煮、炸、蒸、炆、炖、焗,不论用何种煮食法,烹调中菜总离不开使用镬和煲。相对而言,西厨的烹调工具却层出不穷,近年「分子料理」盛行,烹调工具就变得更加重要。究竟工具和思考模式有何关系? 「工具理性」又如何影响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7/10 (二)
第四讲:述而不作-食谱怎么失传了?
中厨一直着重亲身传授,口头论述,即使历史流传下来的食谱,多半只有方法,没有分量。反而西厨在十八世纪开始已经有系统地记录烹调程序、材料分量、火力温度等等。至十九世纪初,更出现了西厨界的第一本食谱《爱斯克菲尔食谱》(The Escoffier Cookbook)。口传依赖人的记忆与演绎,用文字写成的食谱却有板有眼,使人有法可依。食谱的发展,是否反映「人治」和「法治」之间的选择?

14/10 (二)
第五讲:厨房分工-职责分配与权力制衡
中厨的团队以烹调工序及负责处理材料的价钱分工,由备料、执码、到炒镬、二镬、头镬,越高级的厨师处理价钱越贵的材料;也有以菜式种类分工,如点心、烧腊、卤水、粉面等部门都有专责的厨师。西厨的厨房主要分糕点和主菜两个部分,糕点厨房负责甜品糕点面包的制作;主菜厨房分冷热两个部门。冷厨房负责沙律小吃和前菜;热厨房再细分烧烤焗、鱼类、汤羹。同时参考军队的层级架构,由行政总厨(Executive Chef)、行政副厨(Executive Sous Chef)、到主厨(Head Chef)、副厨(Sous Chef)、大厨(Chef de Cuisine)、领厨(Chef de Partie)、厨子(Commis)、厨工(Apprentice)。几种分工方法,反映东西文化如何体现职责分配与权力制衡。

21/10 (二)
第六讲:粉墨登场-菜式的摆设美学
中厨菜式的摆设,一般以双数、圆形及平衡为基础,而且甚少向高度发展。西厨则偏好单数、立体、不规则与不平衡,而且对材料在碟子上的线条颜色对应都有要求。就何谓圆满与和谐,东西两个文化及其美学有不同的取向。

详情及报名: www.jointpublishing.com/event/jp-openquote/foodculture.aspx

有关Open Quot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openquote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