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傑
照片:HK Poster Movie
訪問協助:MOViE MOViE (nowTV 116頻道)
直到今時今日,林家樂仍記得相當清楚,多年前那一天,看著那一幅海報,驚為天人:那是個流行租看錄影帶的年代,他到長洲宿營,走進錄影帶小店,牆上貼著一張1989年、曾志偉主演的《小小小警察》。
「我不是特別喜歡這齣戲,那甚至不是原版電影海報,只是宣傳錄影帶用的版本。」然而家樂看著海報上主角,跟六十位演員的手繪肖像,不由自主地入神:「好靚好生動,構圖和筆觸都極為吸引。」
他馬上向店主要求買下這張發黃並爛掉一角的海報,對方難以置信地撕下,最後免費送贈──而事發許多年後,家樂方知道,海報原創者,是八十年代電影圈最火紅的插畫師阮大勇。
他更猜想不到,素未謀面的二人,後來有機會成為朋友。
時間往回走多一段。從事電腦維修的家樂,1992年開始收集香港電影海報,第一張是《衛斯理之老貓》,因為喜歡當時的青春偶像葉蘊儀。
漸漸地,他集出癮頭來。「每逢星期六下午,電影公司的人就會出街貼海報,他們一走,我就快快手撕下來收起。」
後來荃灣龍華戲院小食部的老闆娘,主動替其儲起已落畫的新戲海報,他亦不時到信和、聯合廣場等搜羅八十年代舊海報,二十年間愈儲愈兇。
他直言最初沒頭沒腦,不分喜惡,不顧票房好壞,看見便收集,意外地令藏品額外豐富;幾年前開設臉書帳號HK Poster Movie,細心地把海報按演員分類,每天放一張出來,引來不少戲迷關注,紛紛留言討論。
更大的意外,是某日一位漫畫迷網友突然提及:哇你好多阮大勇海報!
家樂當時傻傻地答:他是誰?
當下猛然發覺,上世紀電影業有一位地位吃重的阮大勇,而自己最愛的《小小小警察》,熱門的《A計劃》、《林亞珍》、《最佳拍檔》系列,近代的周星馳《一本漫畫走天涯》,以至無數《玉郞漫畫》等,都屬其筆下作品;而阮大勇畫過的約二百幅電影海報中,他已經收集了七成。
三年前一個下午,他透過那位漫畫迷引路,跟阮大勇相約茶餐廳見面。
「網友給我千叮萬囑:老師最鍾意《橫財三千萬》海報。」
他帶著這張見面禮,以及一本由《電影雙周刊》出版的《80年代電影海報藝術》,跟對方談了大半天電影海報及漫畫,之後一直保持聯絡,定期碰面,友好至今。
跟鼎鼎大名的畫師結緣,是海報給家樂的奇遇,可也倒過來張開了他凝視海報的眼睛:除了拼命收集,開始想尋找每部電影的故事,也留意不同時期的畫風,甚至成為半個研究阮大勇美學的專家──《雜家小子》甚有國畫感覺,《再生人》是歐美浪漫風格,《開心鬼》是頭大身細的諧趣……顯出大師活潑而富彈性的一雙手。
了解得愈多,他愈是認為那些年的手繪海報,以及負責創作的藝術家,並沒獲得該有的重視;「到香港電影資料館翻查阮老師的資料,僅有一頁,九個項目。一齣電影的成功,有人歸因於導演演員劇本剪接……誰又會太介意一張海報怎麼設計?」
尤其近十多年電影海報多以照片主導,手繪的萬中無一,更讓當年大放異彩的藝術,看似歷史:「那是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人畫得同樣出色。」家樂說來斬釘截鐵。
收集海報有許多理由,有人因為電影名氣盛、卡士龐大、藝術價值高、橫掃頒獎禮等等;家樂倒是沒所謂,好片爛片,巨星奀星,他覺得各有份量,都值得去儲。
「緣份來到我便儲。」他想得十分純粹:「每張海報也代表了一部作品,以及一個屬於它的時代,是一個記錄。」
他相信,電影海報能夠作為某種提醒:香港人製作的電影,曾經多麼精彩。
收集者的功勞,自有歲月去慢慢證明。
(不日放映 二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