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RMM
相片來源 ©Shin Lin
在一個逐漸由英語文化主導的世界,一本中英雙語雜誌該如何定位?
林子心(Shin Lin)的創作路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清晰明確的。結束了她在政府機構的工作後,這位來自新加坡的年輕華裔創作人創立了屬於她自己的名為「原味」的創作室。但她辭去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林子心在大眾傳播業的工作為她日後的創意事業留下了種子,但只有直到她大學畢業後她才一心要為一個更廣闊的觀眾群創作。
alter:sg —— 第一本獨立新加坡旅遊導覽:一本展示了獨立風味和本地秘聞的紙本印刷導覽。
受紙本印刷熱情激發,林子心和共同創辦人 Jemimah創立了 Encounters《邂逅》,一本探索創意生活和獨特經驗的思考性雙語雜誌。
我們這次與林子心 Shin對話,希望了解一個年輕創作人在亞洲的創作生活。
Shin:考慮到我大部分的創作靈感都來自我日常生活的環境,能有機會在不同城市工作和生活必定有讓我的作品更具色彩和力量。對我來說在不同城市居住的最大好處是你可以和其他有著不同生活經驗的創作人交流觀點和想法。
我不會說我有意識地從我的華人身分中擷取創作養分。我認為我的創作很多源自我自己本身和反映著我是個甚麼人——一個在新加坡出生和成長的華人,並從雙語教育中得益;一個有幸在一個文化大熔爐中成長的人,並曾受過西方和亞洲文化的洗禮。
Shin:出版自己的雜誌最好的地方是你能用它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如果不是,又怎會有樂趣?)所以在 Ecounters Magazine,我們經常會希望我們的新一期比舊一期做得更好,每一期我們也會要求自己攀得更高一點,嘗試新事物,為我們的讀者帶來新的驚喜。
在主題為‘everyday’ 的第五期,考慮到主題和形式的強烈關連,將雜誌變成吊掛日曆的意念對我們來說很自然。我們也想挑戰傳統雜誌以書為形式的觀念。最難的部分在於將想法附諸實行,從雜誌的大小,到怎樣釘裝,以及在甚麼地方去找我們需要用到的物料。
Shin:我在去年結婚後搬到北京——北京並不是那麼有計畫的一個選擇;我們的工作性質較流動(我的丈夫在電影業工作),來到北京只是工作上的巧合。開咖啡館和旅館一直是我自十九歲第一次背包旅行後的夢想。在 Living Room Coffee & Hostel方面,我們希望它可以成為一個讓想法相似的人連繫交流的地方。
縱使一眼看上去咖啡室、旅館和創作室好像屬於不同範疇,但我認為它們其實能起互補作用,合起來呈現一種具吸引力的創意生活方式。我們有意在自己的地方舉辦常規活動和展覽,以推動我們與本城其他創作人的合作。目前為止,我們已在二零一五年五月於我們的流動店中舉辦了一個關於新加坡獨立出版業的展覽。我們現在即將完成我們的裝修工程,並計畫在本月底正式成立,所以我們每天也忙得不可開交。
Shin:我認為兩者的相似在於你同樣要從一個大想法開始,然後持續地專注挖掘細節,直至你能將你的想法以最好的方式附諸實行。另一方面,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表達創意想法的方法。在個人層面,兩者的相似在於我的專業既不在出版也不在建築和室內設計,所以我在工作上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Shin:我們已經持續出版 Encounters接近三年了(十月是我們的三歲生日!)。我們在工作上遇過很多具啟發性的人,而雜誌也抵達了很多我們自己也沒有到過的地方——這些都是我們在一開始創立雜誌時沒有想像過的事情,而這整個經驗是如此的讓我們謙卑和獲益良多。我們當然希望能繼續出版刊物,去鼓勵自己每一期也做得更好。別人經常問我們的其中一件事是我們有否開始賺錢,但我認為無論賺錢與否,繼續出版我們的雜誌自有其意義。對我們來說,持續出版一本獨立的新加坡雜誌是有意義的。
在Living Room Coffee & Hostel方面,我們有很多令人興奮的意念等不及實現,但我認為所有事情也取決於我們如何適當地安排時間去落實執行這些想法!總而言之,我們希望我們的咖啡室可以成為一個同時提供優質咖啡,又能讓人們放鬆心情、好好休息的地方。同樣地,我們希望在我們的旅館入住的賓客能享受整個環境,並能與其他人好好交流。邀請其他創作人合作舉辦活動和展覽經常為我們的地方注入新力量,我們相信這樣會使我們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