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8 月 24 日(星期六)- 2024 年 9 月 8 日(星期日)
2:00pm – 7:00pm(星期一至三、星期六至日)
S704, Staunton
免費
純淨的白、略帶藍調的白、柔和溫暖的白、粗糙而富有剛強表現力的白、通透的淡白、白紙上的白、在空間中感受到的余白感。
「白」存在著無數種類的白。它可以被視覺感知,但也可以被描述為虛無、空無或空間等。 白色的屬性可能被賦予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無形存在。
這次在Gallery tete中展出了作家們製作的各種白色器物。希望您在細看每一件作品的外貌差別,以及思考其白色背後故事時,也能發現一種新的美學感。
參與藝術家作品(圖片順序:由左至右,上至下)
Arata and Atsuko Anzai | 安齋新・厚子 @anzaiarata
安齋夫婦設立了工作室於京都府京都市西北部,這裏自然風光秀麗、情感豐富,而且在他們家的附近。 他們使用陶輪及模具共同創作。 深受日本文化及古今東西民間藝術、設計及文化等影響,創作出和諧融入現代餐桌的器皿。
Atsushi Shimomura | 下村淳 @atsushi_shimomura
工作室位於神奈川縣藤野市的一所由舊停車場改建而成,這所停車場仍仿如古蹟並由數位作家共同擁有。下村先生的作品主要以粉引及黑釉製作,陶器上讓大家感受到陶土的柔軟和力量。他的作品不但手工精巧細緻,而且形狀設計貼心。
Atsunobu Koizumi | 小泉敦信 @koizumi_at
小泉先生的工作室位於神奈川縣藤野市,運用柴窯及燈油窯把火焰燃燒至非常高溫而火光非常猛烈地燒製陶器。喜愛參照中國及韓國李朝時代的白瓷,小泉先生的作品簡潔高雅,他以日常用品為中心親手創作。
Haruyuki Matsumoto|鬆本治幸 @haruyukima
於滋賀縣的工作室作陶。透過手的觸感而製作成輕薄到令人難以自信的器物。透光的白瓷、塗灰霧麵的黑瓷、及隻有柴窯才能燒製出粗獷外觀的窯變白瓷。他的作品充滿對美學堅持的熱情。
Naozumi Tanaka | 田中直純 @zumii85
窯爐位於一座優雅的日本老房子內,俯瞰著日本岐阜縣中津川市寧靜的山脈。 田中先生通過把陶土製成「泥板」、「泥球」然後把陶土作成板狀,壓於石膏模成形。作品以變舊的白色、貫入及如金屬等的質感來表現出如古物般的感覺。在道具般的無修飾及現代感之中,還留下手作時的㾗跡,是適合平常使用的簡約設計 。
Rimpei Watanabe|渡辺林平 @rimpei_watanabe
在岡山縣備前市的山間聚落中,建立了一座窯洞,進行作品的創作。這些作品擁有粉引的獨特美感,大膽中帶有細緻的工藝藝術,以及刷毛目呈現令人喜愛的形狀起伏。器物的氛圍令大家感受到創作者的個性。
Ryutaro Yamada | 山田隆太郎 @ryutaro4126
在位於神奈川縣藤野市山區的工作室附近,山田先生收集原土並運用柴窯、燈油窯、氣窯燒成陶器。他的作品在原土的粗獷以及完整的形態美之間取得絕妙平衡。作家有著平靜的個性,卻帶著一股熱情,一直進行陶藝創作。
Shiigeo Tanaka|タナカシゲオ @rikeiyoh_tanaka_shigeo
居住於奈良縣日香村擁有280年歷史年的古民居,利用李朝等古舊陶器以作參考繼而創作。 他的作品充滿了對古代陶藝家的尊重和敬佩。
Tsutomu Takeshita | 竹下努 @tebucuro
在自古以來以製作陶器聞名的地區──岐阜縣土岐市開設陶藝工房。受韓國李朝白瓷影響,把其簡潔的線條之美融入作品外觀,在簡樸之中呈現獨特個性。
Yosuke Asai | 淺井庸佑 @asaiyosuke
淺井先生位於滋賀縣大津市琵琶湖西岸,比叡山腳下親自收集粘土和石頭,來製作陶土和釉料,把大自然的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來表達對自然的深深敬意。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為了適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細心考量。
有關 Gallery tet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Galleytete
Instagram: @gallerytete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