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創領域 #05

師傅駕到

師傅到

撰文 Linus
圖片 師傅到

五年前,當捍衛本土文化的組織還沒遍地開花,攝影師吳文正已經先知先覺,寫計劃書申請了一筆基金,成立非牟利民間團體「文化葫蘆」。

「那時不少社區開始重建,見慣見熟的老店和風景,突然消失了。」吳文正說。組織主要的工作,就是保育和宣揚老香港文化,方法很有趣:為過百間老店全家福合照,寓意齊齊整整;亦試過邀請藝術家合作,在清拆前的牛頭角下邨辦展覽;還未計算數之不盡的導賞團、講座、工作坊……每個活動也像提醒:別等到快失掉了,才哭著珍惜。

五年後的今天,「文化葫蘆」終於有了實體店舖,單看店名已覺非常「香港」:師傅到!

這次的命題,繼續關於本土行業和工藝,以及一直站在幕後的工匠。「工廠式生產還未成為主流前,老師傅就靠他們一對手養活家人,雖然寂寂無名,但對行內物料和造功也是藝術級別。」吳文正形容。

店子掛著三幅巨大造型照,把三位師傅當成明星般展示:打白鐵的枝叔、做茶行的楊生,還有當木工的許師傅。

張憲枝,今年79歲,早年在牛頭角下邨開店打白鐵,檔口隨舊邨清拆而結業。

楊庭輝,67歲,茶莊主理人,擅長透過茶藝說中西區故事。

許濃遠,66歲,於街市經營木器店,亦會搜羅廢棄木材做家具。

吳文正強調那不是隨便亂挑:「中國人最基本五行,當中三行金(打鐵)、木(木工)、水(茶藝)都包羅在內。」

順理成章,這兒產品都是幾位師傅的手藝:白鐵信箱、木桶木盆、茶磚,另外還有籐器、搪瓷、銅器、手工涼果等,是式微行業,亦是社區小店情懷。

最重要是工藝品有地方發售,可以暫時避開發展巨輪。

「很多師傅也是因為市區重建,檔口被拆,變相被迫退休。現在有個地方,他們就可安心去做,手藝暫時得以延續。」

山貨店的懷舊水杯,意味社區小店情懷; 手製木桶當貨架,又是一絕。

產品以外,「師傅到」亦開辦工作坊,讓人嘗嘗做徒弟拜師學藝;更有趣是安排新一代設計師與老師傅共同創作,擦出新的火花。

吳文正只願一切還未太遲:「相比日本台灣,我們對工藝的記錄明顯欠缺系統,就連泰國也對手藝非常重視,想盡法子保護。」

那香港呢?他希望大家認真想想。

想像一下:曾經隨處可見的白鐵信箱,有天可會消失?

地址: 師傅到, S507, 5/F, Staunton, PMQ (已遷出)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