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创领域 #35

当「设计思维」融入于小学教育

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基道小学(九龙城) 胡达荣主任

撰文: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基道小学(九龙城) 胡达荣主任
翻译: Derek Leung

今年我校很荣幸可以参与PMQ 「YES! KIDS CAN 敢创校园计划」。他们是由一班很有心的建筑师及艺术家团队组成。在开课前,我与他们一起讨论土瓜湾社区的问题,一起设计如何带领学生探索社区,这令我大开眼界,也有不少的得着。

设计思维 x 共创社区

今次PMQ团队运用 「设计思维」,由「Empathize 心」「Define 释」「Ideate 想」「Prototype 做」以至「Test 试」带领学生由探索到创造。

「Empathize 心」要发挥同理心 ,先要亲身走入社区了解各人的需要 。我丶同事丶学生及导师在大热天时30多度走出学校,到学生经常去的社区寻找访问对象 。同学要鼓起勇气访问他们不认识的人 ,并且寻找他们在社区中的需要 ,对一些平时少说话少沟通的同学实在是一个大考验。报纸档 丶地产铺 丶牛棚 丶车房丶老人院 丶茶餐厅老板......听听他们说自己的故事 ,有时与同学的认知会有点落差 。例如同学以为茶餐厅老板很难聘请员工 ,其实请人对老板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发现餐厅只在早上及中午比较多人,其他时间差不多没有人光顾。这样更加令同学感受到他们的需要而设计作品 。

「Define 释」「Ideate 想」: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颇长,平日课堂十分钟的讨论时间已算是他们的极限。他们要将自己访问的资料整合丶归类丶分析。这时导师很有系统地引导他们分析社区人士的需要,再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

「学生无限制的幻想,正是创作需要的元素。」

学生的「创作力量同幻想会吓你一跳」在这个疯狂幻想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idea比我还要多,整个白板都贴满了学生的memo纸。作为老师,在社会生活了一段时间,被很多现实规限自己的想法。学生无限制的幻想,正是创作需要的元素。最後我们结合学生们的想法得出创作的概念。

「Prototype 做」:由2015年教育局推行STEM发展以来,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动手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竹丶水管 见得多,但未必有用过。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小型材料制作模型,他们很快学懂并完成模型作品。六位学生与导师更在三小时内完成六米高的竹塔,不禁令我惊叹!

「Test 试」这个环节是学生最开心的地方,因为可以尽情「玩」自己的制成品。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很多新「玩」法。用半圆形水管滚动乒乓球可以加水变成「流水面式」滚动乒乓球;用发射架射一个乒乓波太少,将六七个乒乓球一同发射。我不禁与他们一同「玩」起来。

这个计划与我校推行E-STEM(环保丶科学丶科技)有很多共通的地方。近年我校与学生一同探索海洋垃圾并制作沙滩小型塑胶筛选器;学习运用能量转换制作太阳能稻草人,令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PMQ导师们所用的竹都是年宵过後摊位剩下的竹枝,胶樽也是回收得来的,这样可以将环保实践出来。

「陪学生经历整个创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创作虽然困难但并不孤单。」

作为其中一个参与的老师,我也学习到不少点子可以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中。在创作前让学生以「同理心」代入受众的第一身感受,无论是作文丶画画丶小手作的设计都可以从他们切身需要出发。陪学生经历整个创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创作虽然困难但并不孤单。容让学生爆发他们无限的idea。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小朋友的idea是不切实际的,但不切实际也可以启发我们向新方向思考。在功课或专题研习中可以加入让学生无限想像的创作区域。

今次计划以小班(24位同学)进行,每组6人。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多了,更加容易了解他们的想法,更可以深入引导同学如何表达及实践idea。在制作的过程中,由於每组只有6位同学,所以每一个细节一个都不能少,更能激发他们的小宇宙,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及人手下完成作品。

随着STEM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及「手作仔」已不能应付需要。由於学校的资源有限,而且很多常识科老师都不是理科出生,制作机械人丶大型作品比较困难。校外专业团体能补足这个需要,他们各有自己本身的专业,能带领学生有不同的体验。上年与学生到「轴物行者」制作电批车,学生能够坐上自己一手一脚制作的电批车上已十分兴奋。 今次与PMQ合作制作的成品約6米高的「竹電梯」丶「八爪鱼命运分配机」丶「碌碌乒乓波流水器」及「竹制休憩处」对学生及老师来说更是全新的体验。校外专业导师能够帮助老师将新的创作概念及教学方法带入校园,丰富日常的教学。

在此感谢PMQ「YES! KIDS CAN 敢创校园计划」一班专业的导师及助手 ,协助我校的同学创作并完成作品 。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