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24

解構電影形式的獨腳戲頻道

Every Frame A Painting

撰文 RMM
Every Frame A Painting 在 Youtube 網站的所有影片只限作教育用途。

你還記得第一次看電影的情境嗎?那段記憶可能是發生在電影院中,或者是你在奶奶的家用那部顯像管電視機看重播。那時播放的節目也大概只是爸媽用來哄你的賓尼兔劇集,但無論節目如何,那電影初體驗必定是動人得畢生難忘的。但你又有否細想過為何某些電影或是當中情節會叫人印象特別深刻?

Martin Scorsese - The Art of Silence by Tony Zhou

原因可能就如加拿大導演John Pozer所言:「電影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張畫作。」準確來說,這些畫作是色彩、聲效、畫面結構、剪接、鏡頭角度和劇本在一剎那的結合,為螢幕添上無窮意境。因著這句說話,剪接師兼製片人Tony Zhou開展了他的個人影像論文系列。他在其中一條短片中談到:「網上有許多出色的短片分析電影的內容和主題,但大家似乎是忽略了電影的本質和形式。」因此,他開始了Every Frame a Painting系列,上戴一連串長五至十分鐘的短片,展示他日以繼夜搜集資料並仔細分析的成果。Every Frame a Painting於影片平台Vimeo與YouTube均設頻道,並深受電影迷和電影製作人歡迎,每當有新作發放,這群忠心狂迷都必定會細味作者的心血。

The Imposter – Looking into the Lens by Tony Zhou

雖然頻道上的影片長度有限,但對電影作品的分析解構絕不流於表面。Tony Zhou敏銳的剪接觸覺及引人入勝的旁白技巧,使短片精簡易明而不過份單調。利用個人的製片經驗加上專業器材,他取材於龐大的私人影碟收藏庫以及看電影時所記錄的詳盡筆記,為觀眾揭示電影成功背後的秘密。

Michael Bay – What is Bayhem? by Tony Zhou

Zhou在影片中併發他對電影的熱忱,叫普通的電影觀眾也樂在其中。短片的題材包羅萬有,史提芬史匹堡的長鏡頭和艾加韋特的視覺喜劇亦是探討的對象。其中,他研究 “Bayhem”的作品最受人讚賞,為觀眾剖析米高比爾震撼的騷亂場景,探究導演如何利用視覺效果營造大師級畫面。不過,Zhou表現最出色的還要數上他對成龍動作喜劇的獨到見解。他在片中一語道破成龍如何運用鏡頭剪接讓觀眾感受武打場面的威力和幽默,又總括出東方與西方製作風格之別,讓人明白到成龍本地作品比荷里活作品優秀的箇中奧妙,叫人大開眼界。

Jackie Chan – How to Do Action Comedy by Tony Zhou

說到底,使Every Frame A Painting如此成功的終究是Zhou對電影的一份熱愛。對觀眾來說,頻道上的短片固然資訊性十足,但對Zhou而言,每一段作品大概都是他對電影界寫下最真摯的情書。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