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52

建一座聖殿,紀念一個人

管風琴教堂

文/圖 :Kit Chan

大門推開,雙腳才踏進去,呼吸已經凝住,嘴巴不由自主地將開——我是到了另外一個星球嗎?

這是丹麥哥本哈根的Grundtvigs Kirke,別名「管風琴教堂」。

奇異得脫離現實,因為建築去蕪存菁地簡潔,可又異常複雜:大量挺拔的哥德式尖頂,數之不盡的柱子,筆直地由天空拉到地面,明明堅硬,卻媲美流水的輕,柔順得不著痕跡。

整個空間像兩面對站的鏡,不斷伸延,無限重複;有別一般教堂,這兒幾乎清一色淡淡的黃,不見五顏六色的璀燦玻璃,換來鋪天蓋地的素淨,毫無雜質,然而單一從未顯得如此有趣,有百看不厭的魔力。 身處其中,你只能安份守己地渺小,仰望磚瓦構成的雄偉。

這樣一座叫人目眩的建築,本來不該出現;讓它最終能夠面世的,是設計的力量:教堂源起,是為紀念Nikolaj F.S. Grundtvig (1783 - 1882),18世紀丹麥舉足輕重的人物,集神學家、政治家、學者及詩人等多重身份,很早巳提倡全民教育、自由平等,對丹麥近代發展影響深遠。

回到1912年,其時丹麥人為紀念Grundtvig逝世40年,打算建一塊紀念碑;當時政府辦了兩場比賽,在民間徵集設計方案。

云云建議書之中,夾雜一份建築師Peder Vilhelm Jensen-Klint設計的教堂草圖——可以想像,紀念碑與一大座教堂,完全是兩碼子的工程;而Jensen Klint提交的設計,造價比其他參賽者高出二十倍。 然而當時評審對其破格構思由衷折服,不惜借教會之名籌募經費,也要堅持採用方案。

教堂於1921年9月8日(Grundtvigs生辰)動工,西側主塔於1927年冬天完成並啟用;餘下工程經歷漫長的19年,期間設計師Jensen-Klint於1930年去世,由兒子Kaare Klint接手處理,到後來孫子Esben Klint加入協助,三代人合力,劃時代建築終於在1940年全面落成。

Grundtvigs Kirke的厲害,在於完美示範表現主義建築(Expressionist architecture)的精彩。

教堂以600萬塊黃磚構成,全部人手燒製;鐘樓高49公尺,中間是丹麥教堂經常出現的山牆,加上不斷撲面而來的哥特式尖頂,以線條及幾何組合勾勒出既科幻亦神聖的空間,化繁為簡,看似單一,但每當陽光灑下,磚柱間的層次馬上秀出,渾然天成地大器。

西側面主塔貌似一根根音管,排起來就是一座巨大管風琴,「管風琴教堂」之名不脛而走;內部同樣有一座真正的管風琴,多達4,052根管子,據說屬北歐最大。

小至一張椅子,也是流傳後世的經典:Kaare Klint設計的教堂椅子,跟印象中的長方教堂椅不一樣,櫸木製,輕巧簡潔,每張保持獨立,由長桿從後整排連接,不費吹灰之力已經摩登,自此成為北歐設計家具中的重要icon。

不容忽略的是,當年Jensen-Klint同時負責設計鄰近教堂的民宅,相近的顏色與幾何結構,讓教堂所在社區看來一氣呵成,跟日常與居民融為一體。

建築落成接近八十年,一直站在偏離市中心的地區,論資排輩並非最古老,說名氣不是最響,亦不是非常熱門的旅遊景點。

然而在丹麥人心中,它代表著一位偉人,同時是一種深入血液的態度:由設計主導的美麗,值得經年累月去把它做好。

教堂最初為一個人而建,結果啟迪的是好幾代人,之後肯定還有更多。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