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29

家有家規

公利真料竹蔗水

撰文 Kit Chan
翻譯 v_p
圖片 Kit Chan

叫一個躁動不安的少年,天天待在小店斟蔗汁,會是怎樣反應?

「梗係唔制!」崔文聰記得,當時父母提出要求,他強硬地一口拒絕:「都未玩過,未自由過。」

那年十六歲,中四畢業。自知不是唸書料子,因為有更想追的夢:當專業調酒師。「覺得做這個很有型,見的人多,而且容易識女仔。」阿聰說得坦蕩蕩。

其家人經營的老店,是上環荷里活道60號的「公利真料竹蔗水」:1948年開業,由元朗一位擁有甘蔗農田的林姓地主創辦,輾轉來到第三代,阿聰父親崔志新是現任老闆,而阿聰是家中長子。

六十年字號,哪敵得過外頭的花花世界?阿聰做過酒吧、卡拉OK、日本料理,調酒師如願當上了,甚麼人都見過,女孩也交過不少;但不消幾年,開始倦了:「原來甚麼地方都一樣,來夜場的人都是這樣狂歡,每晚『劈』至凌晨三、四點,第二晚又來過。」

直到七年前,父親再次游說回家幫忙,他終於點頭:「感到看夠玩夠,可以定下來……而且阿爸年紀也大了。」

那時依然有點半推半就,而他後來才了解,自己經歷的路,爸爸三十年前已走過一遍:崔老闆在廣州出生,16歲讀畢中二來港,在當時由姨丈經營的「公利」工作過幾年,漸漸覺得枯燥。

未幾他外闖,想看看自己能耐,做過電鍍廠,到過酒樓當燒味師傅;成家立室那一年,適時姨丈退休,蔗汁生意無人承接,他在猶豫下接管,其時二十七歲──跟阿聰回店幫忙的歲數,一模一樣。

兩父子遭遇相同掙扎,結果在人生同一階段,做下相同的決定。

一家人在戰前唐樓上居下舖,每天下樓就是顧店,日子確是刻板,但阿聰漸漸發覺,一杯蔗汁裡面,藏著都是學問。

比方說,一般店家為貪方便,通常也是連皮生榨,甚至將甘蔗用糖水預先浸泡,增加甜味。

但爸爸一直沿用的,是六十八年前創店人定下的規矩,即最傳統做法:榨汁前先將蔗刨掉外衣,然後以慢火煮焗兩小時。

「生蔗有腥味,煮熟先榨清甜好多,而且沒那麼寒涼。」崔老闆解釋,他們只用青皮肉蔗,不用黑皮的,這樣榨出來的汁便會甜而不濁。

堅持正宗,因為對前人有種莫名尊重。花磚牆壁上,有一張鑲起來的「竹蔗栽培鑑別法」,提及種蔗所施的肥料,不能用人糞,也不該下化學物,只能用天然花生麩,這樣竹蔗才會清甜優質。

那是「公利」創辦人林氏親自提筆,當年為正視聽,半世紀後成為某種家規,為後人提供訓示;店名中的「真料」二字,正是強調童叟無欺,真材實料。

這樣的家庭式老行業,站在瘋狂變天的社區,就像旁邊的石牆樹,默然看著世代更替。

「本來中上環好多蔗汁舖。」崔老闆記得,九十年代一家接一家的結業,最後的同業,就在距離一分鐘步程的前已婚警察宿舍(即PMQ元創方現址)對面,十年前正式關門,自此整個中西區獨剩「公利」。

「其實哪家老店不想做下去?通常都是子女不願接手。」阿聰自言年紀愈大,愈知道念舊:「東西失傳就沒了,後生那輩可能不知香港曾經有過甚麼。」

近年店子吸引不少文青少女,擠在門前石柱的手繪海報拍照:上面畫了一位樣子和黎明有九成相似的男人。

「這海報八十年代初已經出現,當年老闆找一位讀藝術的學生特別去畫,宣傳新推出的龜苓膏。那時廣告都是手畫的。」崔老闆哭笑不得地:「黎明還未有耐入行當明星。」

來拍照的青年未必知道,六、七十年代,蔗汁舖既是聯誼聚頭的地方,也是窮人醫館;熱氣喉痛,沒多餘錢看病,來喝杯涼茶清熱便了事。

今天除了阿聰,唸畢設計的弟弟也回來協助打理生意。三父子守住家業,同時留住了,不該失落的一些平民風景。

公利真料竹蔗水

https://www.facebook.com/kungleeherbaltea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