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39

创作力量同幻想 会吓你一跳

伊藤润二的恐怖美学

撰文 Kit Chan

甚么样的人,会幻想天空出现大量人头,寻找长相一模一样的人,逐一绞死他们? 更出奇是,当城内满是索命气球,人人自危,有人居然抱怨不能外出,无法上班完成工作?!

那是伊藤润二《人头气球》的情节,在他的世界里,这没甚么光怪陆离,比现实更接近现实,恐怖就是人类日常。

一九六三年出生的伊藤,二十四岁开始创作惊栗漫画,第一部作品为《富江》,那个不断引诱情人将自己分尸,然后繁殖再生的美丽少女,成功惊艳(同时惊吓)日本漫画界。

此后至今三十年,伊藤不断以画笔交出诡谲故事,包括《漩涡》、《至死不渝的爱》、《鱼》、《长梦》等,挤身90年代日本最重要漫画家之列,被誉为「恐怖美学」典范。

恐怖跟美丽,本来各据两极,伊藤润二却试着把二者牵线:「恐怖与美是并存的,所有恐怖的东西都有美丽一面。比方说,大家都认为蟑螂很可怕,但仔细去看,也会找到美丽之处。」这是大师为恐怖美学所下的脚注。

美丽不完全主观,有迹可寻──他擅长气氛营造,尤其那些密不透风但异常纤细的线条,读者盯着画面,压迫感油然而生。

格子与格子,页与页之间,紧黏着尽是心理张力。

当别的恐怖漫画着眼故事,伊藤画风显然刻意细腻,甚至有种偏执的唯美;主角总是五官标致,描绘怪物会用上黄金比例,画发丝换上不同粗幼的笔,以带出最具实感的光泽,为恐怖以外提供值得细赏的角度。

「每次下笔,我只想画到完美。」他会自制大量小工具,例如吊在工作枱上的绵纸夹板,帮忙吸走多余墨汁,好让能够画得更精准。

这也许跟出身有关:他毕业于齿科技工士专门学校,入行画漫画之前,曾经从事齿模技工,练就出对完美的极致追求:制作齿模时,必须趁热将牙齿印在蜡上赶快雕刻,然而伊藤总是慢工出细货,雕到一半蜡液冷却,导致裂痕出现,「同事全都下班了,我还得从头开始做齿模。」

而他创作的故事,之所以格外骇人,因为「平凡」,在自以为最安全熟悉的地方,出现最不可思议的危险,容易教人剎时崩溃。

伊藤不只一次说过,其作品概念看似天马行空,但取材多从周遭生活出发,借题发挥。「我特别留意事物的黑暗面,加以扭曲,是一种思考的癖好。」

譬如《人头气球》,源于他做过关于漂浮半空的梦;《恐怖的双一》更直截了当,嘴巴含着铁钉,动辄盘算恶作剧的主角双一,就是自己小时候某些阴沉性格,无限放大。

《漩涡》更有趣,灵感来自某次挖耳朵,惊觉耳蜗的螺旋状,本身不就是漩涡!

成功引人入胜,因为他是有胆量挑战读者能耐的编剧,不甘追随世俗价值观,坏事发生没有情由,亦没所谓「恶有恶报」,害人者最终继续生活如常;绝大部分故事都属开放性结局,在情绪最爆炸的高峰果断了结,给读者留一片无边没际的想象。

而你千万别低估想象的力量,最惊心动魄的魔念,往往存在于幻想,看不见触碰不到,却如细菌般不断繁殖,伺机将人摧毁。

当故事突然休止,主人翁(以及一直追看发展的观众)一起跌落无止境的噩梦,连仅存的希望也遭挪走,只能没完没了的继续轮回。

而生命中最可怕的,大概并非倒霉地遇上妖邪、坏人或怪兽,而是失去希望,一种与生俱来、追寻美善的本能。

伊藤润二恐怖美学体验大展 | 6/2/2017 - 26/2/2017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