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視野 #24

生命之花

teamLab

撰文 陳傑
圖片 teamLab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房,有人走進去,靜靜佇立,光影乍現,花朵遽然在身體髮膚上萌芽,一瓣一葉地綻開。

當人們開始走動,花葉像是感應得到,慢慢飄散,凋零,消失明暗間。

不論走到哪裡,光影都會緊緊追著看花的人,花開花落,生來死去,上演另一圈輪迴。

那是日本多媒體創作團隊teamLab的作品,今年夏末在東京展出,透過影像去表達花的一生。經數碼科技投影的花草,全屬東京原生植物,懂得隨著人的動作,衍生出有機變化,如其說是展覽,倒不如稱為一次打開感官和心靈的體驗。

展覽名字起得精彩,Transcending Boundaries,生命鎖不住,總會找到位置發光,教你好看。

交出驚艷創作的teamLab,現時在亞洲極受注目,2001年由豬子壽之(Toshiyuki Inoko)成立,由約四百名畫家、工程師、動畫師、數學家和建築師等組成,將視像、音樂、互動、動畫等元素揉合,建構成非比尋常地瑰麗、亦帶東方禪學的異想世界。

無獨有偶,今年團隊幾個帶起話題的藝術企劃,都以「花」為命題,藉著脆弱(但又非常強大)的生命,呈現天地自然的周期。

那可以微細至日常一杯茶:"Infinity of Flowers inside Small Things",茶碗靜止時,花朵在水面誕生,綻開;茶碗被拿起,花朵悄然枯竭。當茶被喝光,亦是作品正式結束的時候。

也可以放大至山谷中一條河川:"Flowers Bloom in the Gorge of Oboke Koboke",將四國德島縣北部的小步危峽變成畫板,光影投射水面,花朵隨著溪水滾滾流動,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散落一地詭異亮麗。

難免好奇:在teamLab的創作世界中,花,是否形同生命的永恆與無常?

「花絕對是一種美感符號。」團隊這樣回應:「尤其在日本,我們有櫻花也有娑羅,花期短促,標誌活著的喜樂,也帶死亡的哀傷。」

一群成員曾經在某年春天在國分半島旅行,山間櫻花滿開,而山腳是一大片油菜花,此情此境,勾起超越藝術的觸動;「那些浩瀚花海,多少是由人栽種,多少自然而生?分隔人為與自然的介線,纖細而微妙。」

撇除懾人的美麗,開花植物於他們眼中,有著另一層意義:「相對於松、柏等裸子植物,開花結果的物種,耗掉大量氣力,為生物界其他成員如蜜蜂、雀鳥提供食物與能量,它們存在於世上,同時也在成就別人。」

人類普遍愛花,並不因為需要取之作為食糧,亦沒織布建屋等實際用途,更可能是出於與生俱來的美學本能。「這樣形容有點誇張?但我們相信,當近代文明快要摧毀自然,只要仍然有花,就能夠成為某種提醒,讓我們記起人與自然的關係,畫下底線,加以保護。」

這大概解釋了,為甚麼他們選擇通過電腦程式,即場進行實時描繪,而不是播放預先製作的影像,更不會利用複製來省卻工夫,因為觀眾(人)也是作品的重要成份,有份在現場參與創作──花朵與來看花的,自然與人,合力寫成影像流麗的新詩,缺一方不可。

除了繁花,作品中亦常出現烏鴉、魚、水墨、書法等日本傳統意象,用最摩登先進的技術,重新演繹老舊但不過時的經典。

「人類已經在地球進化許多年,難免忘了以前的人是怎樣去欣賞世界。如果能夠認真回頭細閱,說不定就會看到關於未來的端倪。」團隊解釋。

如此說來,teamLab既在從事多媒體創作,更似在借用一套電子語言,述說人與自然、社會、歷史、藝術的關係。欣賞過後,就是深切反思的時候。

由關於生命的藝術去影響生命,就在剎時光影,一念之間。

走進teamLab每件作品,放目盡是燦爛的一期一會,看得見,卻控制不來。

誠如那些曇花一現的許多瞬間,你只能盡力抓住,擁抱它,然後豁然放開雙手。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