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視野 #36

放大「納米」生活

張智強

撰文 RMM
圖片Gary Chang

提起香港,除了王家衛令人情緒起伏不定的電影和成龍的趣劇作品,「蝸居」絕對是首先想到的答案。香港人住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在一天奔波勞碌過後卻發現自己被隔絕在狹小的空間。人們居住在這樣壓迫的家,被困著而沒有逃離之所,對精神健康是莫大的傷害。

為了回應人們在日漸稠密城市獲得私人空間的需求,建築及室內設計師張智強從他最熟識的童年時候的家著手試驗。張智強在六十至七十年代成長,曾經七個人分享居住地方,學到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共處。對於他來說,一個家最重要的並不是房間的數目,而是怎樣將空間轉化來切合住戶的需要。他目前演繹的住所「Domestic Transformer」擁有二十四個不同的空間,每一個都使用了巧妙的活動間隔牆,靈活地將浴室轉換成廚房或是遊戲室。

RMM跟這位具前瞻性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師進行了訪談,去了解他最新的「Domestic Transformer」住所。

RMM:可以和我們說說你童年的家嗎?六十年代的「蝸居」令你最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張智強:這間三十二平方米的住宅一開始是我們在七十年代的家,住了我和爸爸媽媽,以及三個妹妹。 當時我們有三間睡房,其中有一間分租給外人,所以要面對的是七個人生活在三十二平方米的地方。 那時候最奇妙的是那張多用途的桌子。由於整個單位只有一張桌子,不論是吃飯、做功課、打麻將還是輕工業的工序,都是在這張桌子上進行。在家裡「穿膠花」或是組裝玩具在當時是很普遍的。

RMM:你設計的「Domestic Transformer」住所有二十四種不同的空間。哪一種空間的變化是最有趣的呢?

張智強:浴室,因為它可以在舉行派對時用作電話亭。我覺得這是靈活地將空間和時間發揮得最大的實例。

RMM:現在的住所變得越來越小,那麼在設計「蝸居」時如何滿足到不同家庭成員的私隱需求呢?

張智強:這個是經常會面對的棘手挑戰。我記起那時候七個人生活在同一個空間,我們會盡量輕聲說話。你能夠想像所有人在狹小空間內同時大喊的景象嗎?
在根本上,「蝸居」設計已經超出了物質空間和設計的範疇,更多的是關於家庭成員之間心理上的空間。我們要做的只是尊重和體諒對方。除了浴室之外,有實際私隱的空間不多,所以可能要到住所以外才能有私人空間。

RMM:可以透露「Domestic Transformer」下一步會怎樣嗎?

張智強:我居住在最新版本的「Domestic Transformer」超過十年,過得挺愉快也安定下來。下一步很大機會在餘下的空隙中加入更多的元素。我想如果用一些特製、獨特的物件去填滿這些空間會很有趣.....
假如我還會在這裏住更長的日子,或許我需要將「Domestic Transformer」改造成安老院,還有各種專為老人而設的特色和細節呢!

RMM:最後可以說說你的靈感來源嗎?

張智強:對周圍和社區事物的觀察。有時候我們過於沈迷大的計畫,但簡單和瑣碎的物件總會有啟發性的。而生活是由微小的事物構成呢!

(為了讓內容更清晰,訪問經過編輯)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