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視野 #44

建一個公園還是種一個社區?

公園設計
自己的公園怎樣造

公園是誰都不陌生的城市空間,無論是區内大公園,或是路旁休憩小空間,總有你慣常去透透氣的地方。但觀察一下,有些公園卻長期無人問津。你有否想過,自己也可以参與興建公園?

人是組成社區的單位,地方是載體。因此我們需要的公共設施,往往不能靠單向的規劃可以解決。要數到改革公園設計的經典,便肯定是山琦亮的日本有馬富士公園。公園佔地約70公頃 (約3.5個維多利亞公園) ,其中6公頃爲兒童遊樂場。作爲景觀及社區設計師的山崎亮,擅長以「參與式設計」方式,引導使用者參與設計過程,從中協調各方面的考慮和需要,做出改善社區問題的設計。

日本有馬富士公園,山琦亮放下「設計師」身份,成為協助實踐居民理想公園的「協調人」。 圖片來源:www.gurutto-kobe.jp/spentry/entry-570.html

山崎亮就抱著這個想法,為遊樂場預備表演者——招募孩子王,就是願意與小孩們玩耍的大學生,每周末坐鎮遊樂場帶小孩遊玩。小朋友長大以後也可成爲孩子王,持續為這個社群注入生命力。

在思考公園的運作和管理模式時,山琦亮參考了迪士尼樂園模式:以活動及「表演者」如米奇主動吸引遊人,帶來獨特難忘的氣氛和體驗。但不收費的縣立公園怎會有表演者呢?那何不讓公園使用者也成爲表演者?

圖片來源: (左)parkful.net & (右) iko-yo.net

新遊樂場以當地民間故事的雷神娃娃為藍本,造成山丘的主體,孩子們可攀上山丘看公園的遼闊景觀,然後痛快地滑下山。随年累月,有馬富士公園成為一個當地居民共同投入的休憩場所。

另一重點是小孩喜歡怎樣的遊樂場呢?山崎亮透過遊樂研討會,讓孩子王與小孩在自然環境遊玩;還用紙箱、包裝材料等創造遊玩空間或攀爬的東西,從中觀察他們喜歡的元素,融入設計中。

社區設計 自由定義

世界潮流不斷,近年各地均出現各種 “非典型” 公園設計。

紐約的 High Line Park,是另一個公園設計的教科書。圖片來源:www.thehighline.org/community-parks-initiative/

紐約的 High Line 雖然是一個設計感強烈的公園,但背後是由 Community Parks Initiative/ Friends of High Line 等組織與社區人士於2003年共同籌建。

ParkUp項目,是把「閒置」變為「自主定義」,重新運用城市中的灰空間。圖片來源: www.theplanb.cc/parkup/

台灣Plan b 的ParkUp則以「自定義空間」回應社區公園設計。ParkUp的概念是以都市閒置用地作社區休憩空間。經過PlanB的實地觀察,他們在台北古亭空地上組裝了九座白色單槓,讓人們自主定義。最後,居民把設計演變為健身架、晾衣架、鞦韆、吊床等無限可能的用法。

回看我城,香港的公園多年來被批評罐頭化,正源於管理文化、投訴文化等考慮,與用家為先的思維相反。但近年轉變也正在推動中:2015年,香港幾個兒童權力組織及政府部門合辦「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創造首個剛於12月啟用的屯門傷健共融遊樂場。

歷時三年才建成的屯門傷健共融遊樂場,印証了「羅馬非一天建成」的定律。 圖片來源:https://www.info.gov.hk
突破設計的盲點

從美國到亞洲的案例,不難理解的道理是公園設計如能夠配合不同人的需要,自然受社區歡迎。同時,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設計也為設計師突破設計的盲點,同時集合社區的推動力,也確實提供著更前衛和廣闊的設計路向。放之於設計行業,原来設計早已不限於工作室之内,更多的可能性也可以在走進社區的過程中發掘。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