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視野 #17

一日一插畫:Google Doodle 所編成的創意日曆

Google Doodles

撰文 RMM
圖片來源 Google Doodles官方網頁

如果一幅圖畫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那Google Doodle在細小的屏幕上便已訴說了無盡的動人故事。在過去18年裡,Google 創作了超過 2000 幅插畫,當中的故事實在多不勝數,而第一幅插畫背後的故事大概是最離奇的一個:1998年,Google 創辦人 Larry 跟 Sergey 決心要做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改掉公司的標誌。他倆把一個火柴人加進標誌之中,讓大家知道他倆休假去了參加夏日戶外活動 Burning Man。

香港節日元宵節2016

這個創意塗鴉很快演變為記念名人生日、偉大發明和重大事件的插畫。由於每個國家都有獨特的節日和插圖,Google Doodle 也從原來的一個成員發展至結集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小團隊,同時為全球各地創作。

日本節日雛祭2016

除了背後的怪趣起源,讓我們也了解一下 Google Doodle 對用家,甚至整個科技創意業的意義。對這一代只會用維基百科網站而從不翻開百科全書的年輕人來說,Google 的插畫就是不一樣的歷史書。圖畫不單用上各種美術風格,而且都是為慶祝世界事件而設的,從記念食鬼遊戲三十周年至藝術家海蒂拉瑪一百零一歲生忌都包括在內。而這些事件、人物能連結在一起的,是因為它們都象徵把人類跟科技漂亮而人性化地結合的努力。

慶祝克羅地亞首位女記者Marija Juric一百四十三歲生忌的插畫

Google 原來的謀生之道就是刻板的搜尋算式和結果,但插圖就為他們加添一份個性,令用者為了好奇心和新資訊而天天到訪他們的網頁。如果沒有 Google,有多少人會知道 Marija Juric Zagorka是誰,更別談她的一百四十三歲生忌。即使是克羅地亞人,在現今無限資訊中,那小小的新聞或許是不甚顯眼。不過,對於正尋找創作靈感的人來說,這些歷史資訊可能會引發新的意念,令世界不再一樣。

法國作家夏爾佩羅三百八十八歲生忌

仔細一想,我們現實中根本不能無時無刻都記得世界的名人要事,但 Google Doodles 和應用程式如 Uber 就在網絡世界中提醒我們;同樣地,我們可能不會在現實中為這些事慶祝,但透過 Google 主頁的插畫,我們輕易就能跟這些人和事聯繫。

2015年在火星發現水的痕跡

然而,插畫只會在網上存在一天。即使背後工作人員花了許多時間做資料搜集和預備工夫,Google Doodle 短暫的生命完美反映出現代人不斷更新的科技化生活。我們就是那些困在辦公室的小職員,或是逃避功課的學生,每天都在 Google 首頁的插畫中找尋那一股充滿創意的清新氣息。

Google Doodles 官方網頁:http://www.google.com/doodles/

分享
We use cookies to optimize website functionality and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ccept to its use of cookies, or click to find out more.